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山一大一附院急诊医学科:抢抓黄金救治时间,疏通血管为生命续航

发布时间:2021-08-10 13:48 本文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供稿: 秦聪聪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被认为是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由各类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心梗患者,每提前一分钟开通堵塞血管,就多一份存活心肌。这个过程中,快速、准确的决策和处理将直接影响其预后。作为省内最早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之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以急诊医学科为快速诊疗的“绿色通道”,抢抓黄金救治时间,为心梗患者及时有效疏通血管,创造一个又一个“心”的生命奇迹。

 

 

再快一些!

搭建心梗救治“高速公路”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47岁的李先生一个趔趄昏倒在地。急救车的鸣笛声划破寂静长空,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随即,一场教科书般的紧急救治,在山一大一附院急诊医学科上演。

稳定血压、提高心率,医护人员为其稳定生命体征,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并取得家属同意。通过绿色通道,李先生直接被送往手术室,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从发病到手术成功,不过一小时时间。急诊团队紧急介入,每个环节紧密连接,成功挽救了李先生的生命。

而这样的幸运,并非人人都有。

“就像发动机被突然切断了供油管道,发动机会熄火,而人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受到限制,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山一大一附院急诊医学科主任蔡卫东告诉记者,很多没有抢救机会的院外猝死,很可能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有数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非再灌注治疗的死亡率高达30%以上。

蔡卫东说,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120分钟,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快速、准确的决策和处理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按照传统模式,患者到医院由急诊转诊到心内科治疗,而急诊团队直接主持治疗,则优化了就诊流程,也提高了救治效率。

 

时间就是心肌

疏通血管首选冠状动脉介入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心梗患者,每提前一分钟开通堵塞血管,就多一份存活心肌。”蔡卫东说,坏死的心肌无法挽回,心肌坏死之后,极易造成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影响救治效果,也危害患者将来的生存。

D-to-B,也叫门球时间,这个在心脏救治领域备受关注的词语,其含义是患者进入医院的大门(Door)到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球囊(Balloon)扩张时间。目前,山一大一附院急诊医学科年均成功为2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D-to-B平均时间70分钟左右,远低于国家90分钟目标值。但蔡卫东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在细节上再下功夫,将时间缩短至60分钟。

蔡卫东介绍,心梗发生后,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溶栓、冠脉介入手术等方式进行再灌注治疗,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这其中,溶栓治疗成功有效率在70%左右,且溶栓后狭窄的血管还是原样,还是首先推荐冠脉介入治疗。

“如果医生经过评估,建议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千万别因为犹豫错失了最佳救治时间。”蔡卫东坦言,临床中常会遇到一些急性心梗的患者家属,在手术前比较犹豫,不停通过电话征求其他人的意见,有些甚至因为犹豫和等待造成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遗憾。

 

心梗盯上中青年

万一发作记住两个“120”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45岁以下的心梗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这其中,生活节奏快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以及睡眠不足、情绪不佳等,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见诱因。而年轻人发病往往比老人病情更危重,死亡率也更高。因此,一定要警惕心梗发作,预防心梗发生。

蔡卫东介绍,多数心梗发作时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主要集中在心前区,这种胸痛可以放射到左肩和后背部。有些甚至在前几周或前几天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也有些患者发作症状不典型,可以表现为上腹痛、牙痛、下颌痛等,这些不典型部位疼痛容易被忽视。还有部分心梗患者没有明显疼痛,多见于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

蔡卫东提醒,预防心梗发生,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锻炼,调整饮食结构,降低体重,缓解紧张的压力情绪等。如果出现相应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

蔡卫东强调,心梗发作时要牢记两个“120”,即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尽量不要开车自行前往医院;选择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争取在发病120分钟内开通血管。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救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山一大一附院急诊医学科:抢抓黄金救治时间,疏通血管为生命续航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