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在中医学里应归属于眩晕、头疼、厥证、肝阳、肝风等病症的范畴。在中医范畴内,高血压有哪些类型?中医是如何治疗高血压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做才能预防高血压?
1、中医是如何定义高血压的?
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个病名,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厥证”“肝阳”“肝风”等病症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为“眩冒”。高血压的发病与肝阳上亢、瘀血内阻、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有关。
2、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是如何发病的?
中医药认为高血压同其他疾病一样,也是由于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而导致。高血压病位在头,也称为清窍,发病与肝、脾、肾有关,中医上的肝脾肾与西医解剖学上的肝脾肾是不同的。高血压发病是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所导致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瘀血上扰清窍所导致的。
3、中医把高血压分为哪些症型?
临床上一般把高血压分为5个症型。
第一种类型是肝阳上亢型,这种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眩晕、头胀痛,急躁易怒,特别容易发脾气。另外可能会有口干口苦、失眠多梦、面色潮红、肢体震颤等。这一类型的患者生气以后血压升高特别明显。
第二种类型是痰湿中阻型,一般多见于肥胖或合并有血糖高、血脂高等疾病的患者。临床表现是眩晕、头痛,患者会有头重如裹的典型表现,像戴了一个帽子或是戴了一个紧箍咒,头昏昏沉沉,不清亮。还可能会有痰比较多,饮食不好,容易呕吐等痰湿中阻的表现。
第三种类型是瘀血内阻型,一般多见于高血压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临床表现也是头晕头疼,头疼部位比较固定,像针扎样,同时也会有心悸、失眠、面色发暗,舌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的瘀血内阻表现。
第四种类型是气血亏虚型,临床表现是头晕头痛,一般多在行走或者活动以后头晕加重。患者会有乏力感,容易劳累,精神疲惫,容易出汗等气血亏虚症的表现。
第五种类型是肾精不足型,临床表现是眩晕时间比较久,伴有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耳鸣,失眠健忘等肾精不足的表现。
4、针对每种类型的高血压,应当如何治疗?
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时,主要是通过调节脏腑阴阳气血平衡,脏腑阴阳平衡了,气血流通了,血压自然就会下降,症状也会改善。临床治疗时最常用的是内服中药汤剂。通过辩证,给予个体化治疗。
肝阳上亢型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痰湿中阻型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来加减治疗,起健脾化痰祛湿的作用。瘀血内阻型,以活血化瘀通窍治疗。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为主,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肾精不足型以补益肝肾填精益髓为主,用六味地黄汤来加减治疗。具体用药一定要谨遵医嘱。
5、中医和西医治疗高血压有什么不同之处?
西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以控制血压为主,通常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并注意监测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于轻症的高血压,通过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疏通气血,轻症的血压升高会自然下降。②对于重症的高血压,血压很高,用西药后也难以控制,可以配合中药起协同降低血压的作用。③中药可以治疗高血压的并发症,临床上很多高血压患者会有乏力、容易疲劳、口干、口苦、心慌、失眠,以及不爱吃饭容易肚子胀,大便异常如大便干、大便稀等消化系统症状,配合中药有很好的改善症状效果。
6、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有哪些?
1)辨证论治来治疗高血压。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根据不同患者的症型体质给予个体化的辨证治疗,降低血压,改善症状。
2)预防靶器官的损害。中医讲究整体观,认为高血压发病不是单一的因素,是多方面失衡所引起的。中医在治疗时注重肝心脾肺肾五脏综合的调整,使人整体阴阳调和,起到治疗作用。
3)中医治疗手段非常多,除了中药内服,还有很多像针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足浴、代茶饮等治疗手段,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段。
4)中药作用比较缓和持久,副作用比较小,长期应用可以有调节体质、增强免疫办、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7、怎样通过针灸来治疗高血压?
针灸就是针刺或者艾灸,在人体上特定的穴位,如头部的百会穴、风池穴,穴位有泄诸阳之气,平肝潜阳的作用。在人体的上肢有曲池穴、合谷穴,也可以清泄阳明,理气降压。在人体的下肢有三阴交、太冲穴,太冲六是肝经的元穴,针刺太冲穴有理气降压的作用。三阴交是肝脾三经的交汇穴,起到调补肝脾肾,从根本上治疗的作用。通过针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的作用。
8、穴位埋线是一种怎样的治疗方法?
穴位埋线是在人体的一些特定的穴位,比如可以降血压的三阴交、太冲穴、足三里,埋置医用可吸收生物蛋白线。
针刺的时候有个对穴位的机械性刺微作用,后期蛋白线的消化吸收会有化学性刻激作用,持续刺激穴位15~30天,再进行第二次埋线。
9、哪些食物可以帮助降血压?
1)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食用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煮熟的黄豆浸于食醋中,2~3日后,每次食用10~15粒,每日3次,坚持服食,有降压作用。
3)淡菜、荠菜和芹菜各10~30克,每日煮汤喝,15日为一疗程,对降压有效。
如果上述食疗方法降压效果不明显,还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0、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哪些小细节呢?
1)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太过劳累,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2)按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控制维持体重,坚持长期适当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注意冬春季节不宜清晨过早进行室外锻炼,因为寒冷空气刺激,可使血管收缩,加重高血压,甚至诱发中风。
4)注意保暖,冬天不要洗冷水澡或长时间泡澡,天气变冷要及时添加衣物。
11、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调整膳食结构,多吃优质蛋白质、新鲜水果蔬菜,戒烟戒酒。酒会加重高血压,另外喝酒后心率会加快,血管收缩,如果遇到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选择高钾高钙的饮食,预防盐摄入过多导致的高血压,对轻症高血压有治疗作用。
12、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锻炼?
高血压患者体育锻炼最好的方式是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广场舞、健身舞。中医还有太极拳、八段锦,都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
13、高血压患者可以凭感觉用药吗?
很多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时候凭着感觉、症状去用药,觉得自己没有症状就不去用药,但其实是不对的。血压的高低和症状是没有明确关系的。临床上有的患者血压到了180/100mmHg,自身没有任何感觉,但其实血压已经很高了,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也是持续发展的。
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如果血压稳定了,可以每周测一次血压;如果血压不稳定,建议每天监测血压的频率增加到2~3次,并记录血压水平。
讲解专家:杨晓妮,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