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就医版健康科普科普文章详细

向产后抑郁说“不”

发布时间:2025-08-26 08:54 本文来源: 《“医”说就懂》

有些女性生完孩子后性情大变,可能会突然情绪低落、一言不发,也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歇斯底里。她们烦躁、迷茫、纠结、质疑,经常哭泣,甚至有可能会突然伤害孩子或自己。当这些情况出现时,须警惕产后抑郁症悄然来袭。

1、什么是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分娩后常见的心理障碍,通常在产后4周内发作。产后抑郁症并不是个性怪异,也不是脆弱、矫情,它是分娩之后的一场情绪感冒。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程及结局和其他形式的抑郁障碍相似,属于特殊时期的抑郁障碍。

2、什么是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一般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显著而持久的、以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以及运动性激越,严重的可以出现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自伤和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抑郁障碍单次发作至少持续两周以上。

3、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是什么?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在医学上并不十分明确,目前提出很多理论来解释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公认的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其中生物学因素强调激素在产后抑郁症中的作用,比如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传导,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可以导致昼夜节律变化。孕期和分娩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会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从而引发产后抑郁症。

社会心理学因素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产妇处事不良的表现、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差、人际关系关键、分娩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产后过分关注婴儿的性别和健康状况等。如果住房紧张、夫妻关系不和睦、婆媳等家庭关系不良,也有可能诱发产后抑郁症或加速它的发展。

4、哪些人比较容易患产后抑郁症?

分娩后4周以内,50%~70%的产妇容易出现一些轻度的抑郁情绪,比如不开心、不高兴,只有10%~15%的产妇会罹患产后抑郁症。除了刚才提到的具有社会心理学因素特征的产妇容易患产后抑郁症,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尤其是家族性抑郁症病史的产妇,更容易得产后抑郁症。

5、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怎么区分?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并不是一回事。人有七情六欲,情一般指的就是情绪,抑郁是一种不开心、不高兴的负面情绪,就像高兴、愤怒、恐惧一样,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能体验到的正常情绪。

如果仅仅出现一过性的心情不好,很快就调整好了,就不用做特殊处理。如果这种抑郁情绪持续存在,影响到饮食、睡眠,甚至出现一些躯体症状了,就有可能是得了抑郁综合征。只有抑郁综合征持续存在,影响到正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了,才有可能诊断为抑郁症。

也就是说,抑郁是正常情绪,抑郁症是疾病。有些产妇由于分娩的疼痛、产后角色转变闲难等,会出现一些委屈、不开心、不高兴、烦躁等情绪,经过自己的调整很快就消失了,可以不用做特殊处理。但是产后抑郁症需要专业的心理帮助。

6、如何确诊产后抑郁症?

很多新手妈妈没有育儿经验,刚开始照顾孩子时觉得十分崩溃,但是否是患上产后抑郁症了?产妇或家人可以对照以下9条做一个初步判断。

①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心情低落,感到悲伤、沮丧或绝望。周围人也能观察到产妇容易哭泣或默默流泪。

②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做事提不起劲,原来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也没兴趣了,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③记忆力减退,或犹豫不决,对事物专注有困难(例如阅读或看电视),说话常常前言不搭后语,大脑里空白一片。

④睡眠不好,几乎每天都入睡困难、睡不安稳或睡眠过多。

⑤食欲不好,甚至出现不吃不喝的情况,体重明显下降,也有少部分产妇进食过多,暴饮暴食。

⑥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精力不足。

⑦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觉得自己很糟糕,很失败,或让家人失望,或过分地、不适当地感到内疚。

⑧动作或说话速度缓慢到别人已经觉察,或正好相反——烦躁或坐立不安,动来动去的情况更胜于平常。

⑨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或行为,有部分产妇有伤害孩子的念头或行为。

如果只是时而出现以上几条症状,也不一定就是患上了产后抑郁症。但是如果出现了5条以上症状,而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应该去看医生了,警惕可能被产后抑郁症偷袭。

此外,产后抑郁症患者还容易出现多种躯体症状,可以涉及各个器官,包括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胸痛、胸闷、腹痛、乏力等症状,患者到临床科室去就诊,往往各项检查皆提示身体没有大问题,或即使发现了一些躯体障碍,但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并不相符。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也要警惕产后抑郁症。

7、产后抑郁症能预防吗?

产后抑郁症往往非常严重,需要提前预防。预防分为孕期预防和产后预防。

孕期预防:

①孕期就要开始做好几件事情:从怀孕开始就要逐渐进入母亲角色,可以通过阅读书刊、听讲座、手机APP了解育儿知识,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孩子的常见疾病,安全防范措施等。

②也要多了解产后情绪的变化,可以在丈夫陪伴下多去咨询医生,对于产后抑郁症也有所了解,便于更好地应对产后不稳定情绪。

产后预防:

①要坐好月子,在月子期间保特心情舒畅,最好是在熟悉的环境、周围有挚爱的亲人陪伴,这样有助于缓解产妇养育宝宝的无措感。

②产妇要逐渐认同并适应母亲的角色,平时要多陪伴孩子,给孩子做抚触,增进亲子关系及母子依恋关系。如果产妇出现情绪不稳定,家人要注意避免讨论一些关键话题,比如婴儿性别、产妇产后身材问题、家里经济困难等。

③注意休息,避免打扰。

④要适当运动。产后情绪不好时,可以外出散步,沮丧时,身体力行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可以缓解情绪。

8、家人怎样帮产妇远离抑郁症的困扰?

丈夫要多承担家务,帮助照顾孩子,比如喂奶粉、换尿布;如果孩子经常晚上哭闹,丈夫最好和母子同住,以减少产妇委屈的情绪;发现妻子情绪沮丧、低落,丈大要多体谅,多倾听,少训斥:家里的大事小事要多和妻子商量,多征求妻子的意见。

家里人要多帮产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消除她的空虚感,保证她规律地进食和良好的睡眠。

婆媳关系不和也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处理好婆媳关系,对于预防产后抑郁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婆媳关系最重要的是相互沟通,只有充分的沟通,才能体会到对方的思维方式,对对方很多行为习惯给予充分理解,避免发生冲突。即使婆媳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点小摩擦,好的沟通也利于消除。婆媳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客观地解决事情,就事论事,不要心存芥蒂。

9、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

如果已经确诊是产后抑郁症,要根据病情的轻度、中度或重度等不同的严重程度,系统规范地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心理治疗是产后抑郁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就是给予产妇解释、安慰、劝说、鼓励等,让产妇认识到自己的疾病,主动配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就是矫正产妇的不良情绪,达到改善的目的;人际心理治疗主要是改善产妇的社会交往问题,比如产妇不正常的悲伤反应、角色转化困难、人际交往缺乏等。

如果采用药物治疗,一定要考虑到药物对于产妇本身代谢的影响,对于她认知功能的影响,还有乳汁对于婴儿的影响,必须要权衡利弊,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物理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来讲,不良反应确实比较少,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经颅直流电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等,有研究显示,光照治疗对于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也是有效的。

 

讲解专家:张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向产后抑郁说“不”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