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诊疗

您的位置: 首页 就医版特色诊疗典型病例详细

生物治疗技术——开创肿瘤治疗新模式

发布时间:2008-11-05 00:00
    

病例一:女,54岁,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年,发现腹部包块3个月,于一省级医院就诊,诊为“子宫内膜癌临床Ⅳ期”,因腹腔包块巨大固定,大量胸腹水,重度贫血,一般状态差,无手术机会建议回家支持治疗。转我院肿瘤科,经营养支持综合治疗后,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2周期,同时行CIK体细胞(静脉回输及腹腔灌注)治疗1疗程,腹部包块显著缩小,经肿瘤科与妇科联合会诊,认为已具备手术指征,遂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子宫、双附件、右附件区肿瘤、阑尾、大网膜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活检术。手术顺利,术后一般情况较好,目前继续化疗中。
    
     病例二:男,52岁,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失代偿期)5年余,查体发现右肝多发占位8月,诊为“原发性肝癌”。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肝癌射频术(RF)+CIK体细胞方案综合治疗。其中TACE 3次,RF3次,CIK体细胞治疗5个疗程,经上述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好,病情明显好转,化验AFP由456U/L降至5.70U/L,肝功各项均降至正常,HBV-PCR转阴,复查影像学检查右肝占位消失。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肿瘤的治疗除手术、放疗、微创等局部治疗外,还必须进行全身性治疗。化疗为全身性治疗,但其毒副作用大,机体有时不能耐受。生物治疗是与手术、放疗、化疗并驾齐驱的肿瘤治疗模式,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的特点,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杀伤微小残留癌灶、预防肿瘤复发等。可与传统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
    
     生物治疗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包括:肾癌、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特别是腺癌、小细胞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头颈部鳞癌等,均可应用生物治疗,与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可以配合使用。具体要求如下:卡氏评分≥60,即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预期生存期≥6个月(个别情况除外);无严重心脏和呼吸系统疾病;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细胞≥70×109/L。
    
     目前我科开展的肿瘤生物治疗项目:
     1.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为新一代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该种细胞大容量扩增方法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表明,CIK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在临床治疗的早、中、晚期恶性实体瘤和白血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手术切除、介入、射频、氩氦刀等治疗的同时或治疗后的疗效更佳,部分暂时不宜做手术、介入或其他治疗的肿瘤患者,也可先进行CIK细胞治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 自体树突状细胞(DC)治疗:树突状细胞是已知机体内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细胞,负载肿瘤抗原后,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表明,DC细胞是体内提呈抗原最强的细胞,它在负载肿瘤抗原后,能刺激T淋巴细胞分化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实施特异性杀伤。该治疗方法在治疗恶性实体瘤和白血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联系电话:0531-89268178,13625310621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生物治疗技术——开创肿瘤治疗新模式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