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一科成功完成90岁高龄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术
近日,神经内一科为一名90岁高龄患者成功进行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已康复出院。
该患者因“头晕18天,加重伴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3天”入院。18天前首次发病即表现为双侧小脑、颞叶、枕叶、丘脑的急性脑梗死,在淄博当地医院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但刚出院病情就再次发作,并出现左侧肢体偏瘫,再次入住当地医院,影像学检查提示新发右侧桥脑、双侧枕叶及双侧颞叶急性脑梗塞,头颈MRA检查提示基底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超过90%。因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家属多方就医,最后慕名来我院神经内一科找到韩巨主任,要求介入治疗。
基底动脉为后循环最重要血管,一旦闭塞,致残、致死率极高。此外,高龄患者由于动脉硬化血管迂曲,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该手术存在四大风险:一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狭窄远端的动脉长期灌注不足,会使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降低或丧失,支架释放后出现高灌注性脑病或脑出血的风险;二是由于颅内血管壁较薄,且外部缺乏组织支撑,可造成血管破裂或痉挛的风险;三是由于血管弹性回缩、内膜过度增生、血栓形成等导致再狭窄的风险;四是由于基底动脉的解剖特点,有很多为脑干供血的细小穿支动脉,一旦发生损伤会导致脑干缺血梗死。结合该患者90岁高龄、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等情况,该患者以上风险更高,目前国内尚未查见相应病案报道。
患者入院后,韩巨主任反复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详细剖析了患者病情特点、药物保守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的可能收益、潜在的风险以及围手术期可能的病情演变等,最终患者及家属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不甘于就此偏瘫卧床,仍坚决要求行介入支架手术治疗。在反复的医患沟通和科室重大疑难病例讨论后,专家们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和各种预案。
目前,神经内一科在各种脑血管病的诊疗尤其是神经介入治疗领域经过十年的努力,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吸引了大量外地患者慕名就诊,手术量急剧增加,近1个月来已经完成了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复杂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以及多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介入治疗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