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联合疗法完成一例老年严重气道狭窄介入治疗
发布时间:2015-05-26 18:15
本文来源: 呼吸内科 供稿:
高明霞
分享到:
近日,呼吸科采用氩气刀、冷凝及电切等多项支气管镜下介入诊疗技术,成功对一位74岁高位气道严重狭窄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该患者老年男性,2013年4月因心跳骤停行急救及气管切开术,后经治疗成功脱机拔管。2015年3月起出现因瘢痕形成和肉芽肿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在3个月的时间内辗转省内多家医院求诊,但均因为患者自身高危因素较多表示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案,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经朋友介绍于今年5月12日来我院呼吸科就诊。入院后在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可见声门下2cm处管腔成线状狭窄,镜身难以通过。
为患者迅速实施气管扩张术刻不容缓,但是患者高龄、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搭桥术后等多个高危因素也成为了实施介入诊疗术的最大障碍。为此,呼吸科介入诊疗团队就该病人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经过对各种利弊的权衡、完善所有辅助检查并请多个科室专家会诊后,最终在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并认真仔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风险与并发症后,决定由张才擎主任带领呼吸介入诊疗团队为该患者实施经支气管镜气管介入诊疗术。
术中于患者狭窄处给予氩气刀电切、套扎及冷凝仪冷冻治疗。治疗后为防止局部水肿在狭窄口局部给予地塞米松局部环形注射,表面给予庆大霉素局部喷洒。术后管腔明显扩大,支气管镜镜身顺利通过狭窄部位,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自2012年起,我院呼吸科介入诊疗团队已为近百位不同部位气道狭窄患者实施气道扩张术,并收到良好的成效。该技术的不断开展与完善为患者提供了除气管支架以外的又一治疗方案,同时降低了支架植入造成的风险与后期肉芽生成的并发症,为今后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患者老年男性,2013年4月因心跳骤停行急救及气管切开术,后经治疗成功脱机拔管。2015年3月起出现因瘢痕形成和肉芽肿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在3个月的时间内辗转省内多家医院求诊,但均因为患者自身高危因素较多表示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案,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经朋友介绍于今年5月12日来我院呼吸科就诊。入院后在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可见声门下2cm处管腔成线状狭窄,镜身难以通过。
为患者迅速实施气管扩张术刻不容缓,但是患者高龄、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搭桥术后等多个高危因素也成为了实施介入诊疗术的最大障碍。为此,呼吸科介入诊疗团队就该病人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经过对各种利弊的权衡、完善所有辅助检查并请多个科室专家会诊后,最终在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并认真仔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风险与并发症后,决定由张才擎主任带领呼吸介入诊疗团队为该患者实施经支气管镜气管介入诊疗术。
术中于患者狭窄处给予氩气刀电切、套扎及冷凝仪冷冻治疗。治疗后为防止局部水肿在狭窄口局部给予地塞米松局部环形注射,表面给予庆大霉素局部喷洒。术后管腔明显扩大,支气管镜镜身顺利通过狭窄部位,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自2012年起,我院呼吸科介入诊疗团队已为近百位不同部位气道狭窄患者实施气道扩张术,并收到良好的成效。该技术的不断开展与完善为患者提供了除气管支架以外的又一治疗方案,同时降低了支架植入造成的风险与后期肉芽生成的并发症,为今后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