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成功抢救一名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人
发布时间:2015-02-17 10:54
本文来源: 肝胆外二科 供稿:
徐宗珍
分享到:
近日,一名重症肺动脉栓塞病人,经过我院肝胆外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ICU、麻醉科、特检科、护理部、呼吸内科等科室的抢救及治疗,已经康复出院。
病人是一位60岁女性病人,于2015年1月19日在肝胆外二科行“腹腔镜网膜囊肿切除术”,术后第二天下床后出现晕厥,伴有大汗淋漓及血压下降,并未有明显的胸闷及胸痛。李杰主任医师立即到病人床边指挥抢救,请心内科及神经内科紧急会诊,行心电监护、吸氧等治疗及心电图检查。病人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很快出现意识丧失、严重低血压及呼吸减慢。心内科徐瑞主任医师、神经内科王爱华主任医师、ICU张明主治医师立即赶赴现场参加抢救,吕玉玲护士长把病情汇报给外科总护士长周秀花,周护士长立即赶到参与抢救。麻醉科孙永涛主治医师立即给病人以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周秀花护士长联系协调全院呼吸机并对呼吸机进行连接及调试。此时,患者病情继续恶化,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抢救人员一边为病人行心肺复苏,一边对病人进行紧急会诊。各位专家经过紧急会诊后,认为患者急性肺动脉栓塞可能性最大。特检科仉晓红主任医师行床边心脏超声,显示患者右心室严重变形,呈球形改变,完全符合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各位专家与呼吸内科鲁德玕副主任医师讨论后决定给患者紧急溶栓治疗,应用现在最新的溶栓药物-阿替普酶进行溶栓。在进行溶栓过程中,不间断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并行电除颤1次。在应用溶栓药物1小时后,患者血压逐渐升高,心率逐渐增快,5小时候停用强心药物及升压药物后可以维持心率及血压。经过5个小时的奋力抢救,患者逐渐恢复意识,血压及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有大量尿液排出。为能够更好治疗,患者转ICU,经过ICU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护,患者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后因“左上肢肌力稍低”又转至神经内四科继续治疗,经过韩巨主任医师的有效康复治疗,患者未遗留有明显后遗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25天。
肺动脉栓塞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肺动脉栓塞症具有起病隐匿、发病快、死亡率极高、治疗困难等特点,常常使医护人员对其“谈虎色变”。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急性期可表现为猝死,许多病人依靠尸检方可明确死亡原因。
病人是一位60岁女性病人,于2015年1月19日在肝胆外二科行“腹腔镜网膜囊肿切除术”,术后第二天下床后出现晕厥,伴有大汗淋漓及血压下降,并未有明显的胸闷及胸痛。李杰主任医师立即到病人床边指挥抢救,请心内科及神经内科紧急会诊,行心电监护、吸氧等治疗及心电图检查。病人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很快出现意识丧失、严重低血压及呼吸减慢。心内科徐瑞主任医师、神经内科王爱华主任医师、ICU张明主治医师立即赶赴现场参加抢救,吕玉玲护士长把病情汇报给外科总护士长周秀花,周护士长立即赶到参与抢救。麻醉科孙永涛主治医师立即给病人以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周秀花护士长联系协调全院呼吸机并对呼吸机进行连接及调试。此时,患者病情继续恶化,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抢救人员一边为病人行心肺复苏,一边对病人进行紧急会诊。各位专家经过紧急会诊后,认为患者急性肺动脉栓塞可能性最大。特检科仉晓红主任医师行床边心脏超声,显示患者右心室严重变形,呈球形改变,完全符合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各位专家与呼吸内科鲁德玕副主任医师讨论后决定给患者紧急溶栓治疗,应用现在最新的溶栓药物-阿替普酶进行溶栓。在进行溶栓过程中,不间断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并行电除颤1次。在应用溶栓药物1小时后,患者血压逐渐升高,心率逐渐增快,5小时候停用强心药物及升压药物后可以维持心率及血压。经过5个小时的奋力抢救,患者逐渐恢复意识,血压及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有大量尿液排出。为能够更好治疗,患者转ICU,经过ICU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护,患者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后因“左上肢肌力稍低”又转至神经内四科继续治疗,经过韩巨主任医师的有效康复治疗,患者未遗留有明显后遗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25天。
肺动脉栓塞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肺动脉栓塞症具有起病隐匿、发病快、死亡率极高、治疗困难等特点,常常使医护人员对其“谈虎色变”。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急性期可表现为猝死,许多病人依靠尸检方可明确死亡原因。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