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诊疗

您的位置: 首页 就医版特色诊疗典型病例详细

小儿血液内分泌科首例异基因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顺利出仓

发布时间:2016-08-01 08:53 本文来源: 小儿血液内分泌科
    7月28日,在众人的期盼与祝福中,小儿血液内分泌科首例异基因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小郝顺利走出移植仓的大门,与父母、妹妹相拥而笑,此时距离上次的亲密无间已过了26天。

    现年12岁的小郝,被确诊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已有近2年。2年来,不间断的吃药、化验、输血、输液成为小郝生活的一部分,小郝的家庭也因此在困境中挣扎。但是,小郝的病情控制却不理想。父母四处打听了解,将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愈疾病的救命稻草。抱着对生的希望,对健康的渴求,来到了我院小儿血液内分泌科,找到了王红美主任。王红美主任详细询问了解小郝的病史及治疗情况,对其父母、妹妹进行了骨髓配型,并进行了国内骨髓库查询,结果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没有找到全相合的骨髓供者,只能进行异基因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风险比较大。王主任与其进行反复沟通,建议患儿先行ATG治疗,如效果不佳再考虑移植治疗。鉴于家庭状况,父母坚决要求为小郝进行父供子的单倍体移植。为了保证移植的安全、有效性,王主任和李洪娟主治医师一起为患儿制定了治疗方案,并请北京、上海的顶尖儿童移植专家协助修正,最后,详细的移植方案在一次次反复斟酌修改中终于成形。

    7月2日,小郝完成移植前评估,进入移植仓,当天崔美玉主任为其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小儿血液内分泌科李洪娟主治医师、韩燕住院医师、梁晗琪护士随着进入层流仓,和成人血液病房的护士一起对患儿昼夜守护。7月3日,预处理方案开始执行。小郝是过敏体质,治疗过程中多次发生过敏,在医护的密切关注下及时干预;化疗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均被早期发现,一一纠正;小郝基础心率很慢,多少个深夜医护的眼睛紧紧盯着监护屏幕。7月12日,预处理顺利完成。7月13日,由父亲提供、小儿血液科采集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输入小郝体内。7月14日,由父亲提供、成人血液科采集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入小郝体内。7月15日,大家开始了漫长的观察和等待,要注意体温、皮疹、血压、体重、吃了多少、尿了多少。在等待中,小郝的头发在短短3天内便掉光了,那忧伤的眼神烙在了医护人员的心里,孩子精神落寞、食欲不佳,王主任、李医师、韩医师轮流给患儿做工作……终于,在医护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小郝度过了植入前综合征的难关,7月25日血常规首次达到了标准。7月27日,血常规连续3天维持在理想水平。7月28日,孩子比计划提前出仓了。



输注造血干细胞过程中,反复查看患儿


出仓途中,主任、护士长陪伴左右,倍感温馨

    回想这26天,感动于孩子的自律与坚持;感动于父亲义无反顾的付出;感动于父母每次探望时关爱的眼神;感谢父母对治疗的配合。这26天,多少颗心为这个孩子而共同努力,有主任、主治日夜巡视,有崔美玉主任顺利置管对后续治疗的支持,有住院医师为科内其他事务的分担,有科内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有成人血液科的通力合作,有移植仓内护士的仔细护理。回想这26天,我们为各科室的合作、科内的团结奋进而骄傲。顺利出仓是治疗路上的第一步,希望小郝带着大家的关爱在康复的路上一路前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小儿血液内分泌科首例异基因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顺利出仓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