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土三七”泡茶喝患上肝窦阻塞综合症险丧命
发布时间:2017-08-08 15:49
本文来源: 9病区 供稿:
刘轶
分享到:
三七有养生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三七都有益,不仅不一定有益,可能还会要“人命”。这不,最近一位77岁的老人,拿着自己种的“土三七”泡茶喝,中毒患上了肝窦阻塞综合症,险些丧命。专家提醒,土三七中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其衍生物与亲核组织结构起反应,可损伤肝细胞、肝窦和肝小静脉内皮细胞等。
“当时是我们一家合作医院电话求助,说有一位患者,需要转入我们医院进一步治疗。”血管外科张曙光主任介绍,患者转氨酶急剧升高,肝脏肿大明显,但是腹部CT及下腔静脉造影均已排除布加氏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邻近的下腔静脉狭窄闭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产生肝大及疼痛、腹水,肝脏功能障碍等系列临床表现。)
张曙光在了解了病史后,分析认为,布加氏综合征多发于中青年男性,该患者已是77岁高龄;再者,下腔静脉造影已经排除布加氏综合征,肝功能的异常变化不能用外科常见病来解释,极有可能是药物性肝损害。经详细询问,患者自述根据当地习俗服用了“土三七”。
专家介绍,土三七属多年生菊科植物,又名菊三七、景天三七、吐血草及养心草等,在民间流传的别名有:菊三七、菊叶三七、狗头三七、白背三七、红背三七、血三七、藤三七、川七、藤子三七、小年药、洋落葵、景天三七、费菜、六月还阳等等。
在我国一些山区、农村广为栽培,其主要成分为野百合生物碱,土三七虽然也有散瘀止痛、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但是经研究证实:土三七中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该生物碱由肝内脱氢作用而成,其衍生物与亲核组织结构起反应,后者具有化学活性并起烷化剂作用,可损伤肝细胞、肝窦和肝小静脉内皮细胞,使纤维蛋白的凝集物在管壁上皮下沉积,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血流障碍,导致窦后高压,进而导致肝脏的血液“只进不出”引起门静脉压力增加,形成腹水、黄疸等症状,这种肝功能损害一旦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
经过一系列检查,该患者最终诊断为肝窦阻塞综合症。专家介绍,目前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护胃、保肝、补液、利尿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备TIPS治疗等方式,严重者必要时需进行肝移植手术。预后较差,患者出现肝脏肿大、疼痛、腹水等,半数以上病人可以康复,20%的病人死于肝功能衰竭,少数病人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
血管外科张曙光主任表示,这些年因为服用“土三七”来就诊的有十几例了。专家提醒,无论是中药还是营养品,都不可乱服。现在老百姓都认为“中药是天然的,是无毒的!”其实,许多中草药的相关书籍始终在强调:中药作为一种药物,也是有毒性的。据统计:20%~30%的药物性肝损害是由中药引起的!
“当时是我们一家合作医院电话求助,说有一位患者,需要转入我们医院进一步治疗。”血管外科张曙光主任介绍,患者转氨酶急剧升高,肝脏肿大明显,但是腹部CT及下腔静脉造影均已排除布加氏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邻近的下腔静脉狭窄闭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产生肝大及疼痛、腹水,肝脏功能障碍等系列临床表现。)
张曙光在了解了病史后,分析认为,布加氏综合征多发于中青年男性,该患者已是77岁高龄;再者,下腔静脉造影已经排除布加氏综合征,肝功能的异常变化不能用外科常见病来解释,极有可能是药物性肝损害。经详细询问,患者自述根据当地习俗服用了“土三七”。
专家介绍,土三七属多年生菊科植物,又名菊三七、景天三七、吐血草及养心草等,在民间流传的别名有:菊三七、菊叶三七、狗头三七、白背三七、红背三七、血三七、藤三七、川七、藤子三七、小年药、洋落葵、景天三七、费菜、六月还阳等等。
在我国一些山区、农村广为栽培,其主要成分为野百合生物碱,土三七虽然也有散瘀止痛、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但是经研究证实:土三七中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该生物碱由肝内脱氢作用而成,其衍生物与亲核组织结构起反应,后者具有化学活性并起烷化剂作用,可损伤肝细胞、肝窦和肝小静脉内皮细胞,使纤维蛋白的凝集物在管壁上皮下沉积,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血流障碍,导致窦后高压,进而导致肝脏的血液“只进不出”引起门静脉压力增加,形成腹水、黄疸等症状,这种肝功能损害一旦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
经过一系列检查,该患者最终诊断为肝窦阻塞综合症。专家介绍,目前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护胃、保肝、补液、利尿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备TIPS治疗等方式,严重者必要时需进行肝移植手术。预后较差,患者出现肝脏肿大、疼痛、腹水等,半数以上病人可以康复,20%的病人死于肝功能衰竭,少数病人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
血管外科张曙光主任表示,这些年因为服用“土三七”来就诊的有十几例了。专家提醒,无论是中药还是营养品,都不可乱服。现在老百姓都认为“中药是天然的,是无毒的!”其实,许多中草药的相关书籍始终在强调:中药作为一种药物,也是有毒性的。据统计:20%~30%的药物性肝损害是由中药引起的!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