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完成首例经导管瓣置换(TAVR)手术
发布时间:2017-12-04 17:16
本文来源: 医务处
分享到:
12月3日,医院TAVR团队与上海中山医院魏来教授、仁济医院刘冀东教授带领的TAVR团队通力合作,成功实施院内第一例经导管瓣置换(TAVR)手术,开启了我院心脏外科微创治疗新篇章。
心外4科患者冯某,男性,80岁,术前诊断为“1.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心功能IV级,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4.胃大部切除术后,5.肠梗阻术后,6.阑尾切除术后”。经过细致的术前检查以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指征明确,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
手术前一周,在医务处协调下,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介入科、手术室、超声诊疗科等各个相关科室经过缜密、细致的术前培训,反复多次强调术中注意事项,并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以及并发症都做了充分的考虑。手术中各科室相关人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手术过程各环节有条不紊。自手术开始至结束,仅耗时2小时,非常顺利。术后患者入住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目前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正在顺利恢复中。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是一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的微创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自2002年全球首例TAVR手术顺利实施以来,TAVR在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已累计完成20多万例。我国于2010年实施首例TAVR手术,逐步在各省市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根据TAVR中国专家共识,TAVR具有绝对适应证:(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超声心动图示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 m/s,或跨主动脉瓣压力差≥4 mmHg或主动脉瓣口面积<0.8 cm2 或有效主动脉瓣口面积指数<0.5 cm2/m2;(2)患者有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纽约心脏协会Ⅱ级以上(该症状为AS所致)。(3)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4)解剖上适合TAVR。(5)三叶式主动脉瓣。(6)纠正AS后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该患者为老年高龄患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心外4科患者冯某,男性,80岁,术前诊断为“1.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心功能IV级,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4.胃大部切除术后,5.肠梗阻术后,6.阑尾切除术后”。经过细致的术前检查以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指征明确,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

手术前一周,在医务处协调下,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介入科、手术室、超声诊疗科等各个相关科室经过缜密、细致的术前培训,反复多次强调术中注意事项,并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以及并发症都做了充分的考虑。手术中各科室相关人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手术过程各环节有条不紊。自手术开始至结束,仅耗时2小时,非常顺利。术后患者入住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目前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正在顺利恢复中。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