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诊疗

您的位置: 首页 就医版特色诊疗典型病例详细

别让异物挡住了呼吸的“路”

发布时间:2018-11-15 10:04 本文来源: 五十六病区 供稿: 赵春燕 丁华慧
    宝贝们长到一周岁左右,正是用嘴认识世界的时候,恨不得把所有能看到的东西都放到嘴巴里,作为家长稍有差池就会酿成苦果。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为此友情提示5周岁以内的孩子不建议咀嚼坚果,避免造成异物吸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不,刚过去的十月一假期里就发生了2例,而且位置十分特殊,情况十分危急。一例是1岁多的男孩齐齐,1/4大的花生米阻塞于左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另一例是1岁多女孩欣欣,生栗子阻塞右肺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处且已有肉芽组织增生。回想两位宝宝做支气管镜检查的整个过程,心疼中还夹杂着无奈,因为家长的疏忽让孩子受了一场罪!

    齐齐的异物卡在左肺上叶的位置,非常不好操作,时常需要持镜者长时间保持手肘内旋90度,手腕180度范围内来回翻转,以一个极其扭曲的姿势,去调整镜头寻找并夹取异物,异物卡的位置更是难上加难,相当于镜子径直进入主气道再折成近90度角翻转上来!只有操作熟练者才能有技巧地将镜头反转180度找寻异物!花生卡在细支气管口处,一点缝隙都没有,套篮根本放不到合适的位置,多次尝试都不行!小儿呼吸2科倪彩云主任建议把负压吸引调大一些,像拔塞子一样试试能不能拔出一点缝隙来,由于是不规则物体,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操作,不过好在经过医护之间多次默契配合及尝试后终于有了些许松动,但也是仅此而已,之后无论如何尝试花生米都稳如泰山不为所动!大家又抱着孩子头低足高位的给予扣背,希望能改变一下它的位置,可仍不见效果,之后钳子,网篮轮番上阵,用了近7个小时,也仅取出了2╱3。孩子的心率一路飙升,为了减轻心脏负担不得不暂停手术。



    两天后为齐齐安排的手术如期进行,毕竟孩子才刚满一岁,考虑到尽可能避免给孩子留下阴影增加心理负担,选择用咪达唑仑和水合氯醛联合镇静,即使是在半麻醉下患儿仍会哭闹挣扎,呼吸也会加深加快,异物会被吸的紧紧的,或者它会随着深大呼吸在气管里来回“蹿动”,这就十分考验操作者的耐心和技巧。

    先用2.8号支气管镜进行探查,可气的是花生米并没有挪动位置仍在左肺上支气管处,依旧是操作的难度所在!遂更换4.0号的镜子加大负压,尽可能让花生松动!几经周折后,它终于动了,但也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又掉到侧支气管里。无奈之下,护士李平准备好了套篮,用巧劲儿在气管里试图打开,可是套篮遇到粘液分泌物很难完全打开;再之后又换成了异物钳,花生随着钳子的张开往支气管下方走,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于是又稍加大了负压吸引,慢慢的花生米与气管之间终于有了一丝缝隙。眼疾手快的护士将异物钳从缝隙里伸进去,到达异物下端再轻轻打开,带动它进入大气道后再次张开钳子夹取花生。不要以为夹取这个动作就很简单了!这也是相当考验经验和技术的,力道稍微大一点,花生破碎会再次进入细支气管,细碎的花生屑会随着呼吸迅速四散到其他支气管内,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更重要的是加重了患儿的痛苦程度,大家都屏住了呼吸,慢慢将它向外拖出,“出来了,花生米终于夹出来了!”大家内心更是长舒一口气。当护士们把孩子抱出气管镜室,告诉家属手术非常成功时,一直焦灼等待的家属才放下心来。


 
    小儿呼吸1科王凯主任这边的欣欣则是误吸了生板栗,而且已有肉芽组织增生的迹象。王淑臻医师用2.8号镜子,很顺利进入患儿右侧主气道,发现目标就在右气道中间开口处,看似在大气道比较容易一些,但由于是生栗子经过分泌物的浸泡已经变大,在夹取过程中很容易破碎。李平这次选择用套篮将栗子套住,幸运地是栗子并没有浸泡成沫,多次调整角度及力度后终于将异物套取了出来!不要小看这还不足黄豆粒大小的小东西,它可是会让孩子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喘鸣、呼吸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面色苍白,继之变为青紫,甚至会失去知觉,昏倒在地。如果异物完全堵塞气管,抢救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患儿缺氧超过4分钟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留下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部分气管堵塞,可能会发生肺炎、肺不张等。


 
    对于不谙世事的婴幼儿,家长们还是要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叮嘱,多一份呵护,多一份谨慎。更要注意以下三点:
  
    1、一定要给孩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最好不要给五岁以下儿童吃果冻、瓜子、花生、豆类等食物。吃西瓜时可先去掉瓜子。进食避免谈笑、哭闹或打骂小儿。要改掉边走边玩边进食的不良习惯,以免一旦跌倒后啼哭,将口中食物吸入下呼吸道。

    2、教育儿童不要把小玩具放在口中,发现儿童口中含有东西时要及时设法取出。但切不可强行夺取,以免哭闹后吸入。

    3、学习及工作习惯。学龄期儿童应改掉学习时把笔帽等物含在嘴里的习惯,成人工作时也不可将钉子,针等物咬在嘴里,以防发生意外。

    一旦发生异物吸入应立即给予处理,万不可让异物挡住了呼吸的“路”。处理方法如下:

    1、海姆立克急救法。
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环绕其腰腹,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按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2、推压腹部法。让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脐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3、拍打背法。立位,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固定患儿,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4、倒立拍背法。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自身的重力和呛咳使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别让异物挡住了呼吸的“路”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