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助力老年综合征患者实现 “健康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综合征(如睡眠障碍、咳嗽气喘、便秘、疼痛等)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中医技术的推广,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保健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将耳穴压豆、隔物灸、穴位贴敷、中药封包等中医适宜技术融入老年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护理中,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赢得广泛好评,为老年健康管理提供“中西医结合”新方案。
中医技术落地病房:精准干预,疗效显
1、“耳穴压豆”改善睡眠障碍
作用机制:耳穴压豆疗法主要遵循耳针、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通过在耳部特定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刺激穴位,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应用实例:针对老年患者失眠、焦虑高发问题,通过耳穴压豆(取神门、心、交感等穴位)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2、“隔物灸”减轻咳嗽气喘
作用机制: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来治疗的方法。这个过程涉及将点燃的艾条靠近或接触人体的特定穴位或部位,利用产生的热量来激活体内的经气流动,热刺激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隔物灸是利用其他药物将艾柱与穴位隔开施灸,有疏通痹阻经络气血、平衡阴阳等效用。
应用实例: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采用艾灸作用于天突穴、大椎穴、肺俞穴等穴位可以温通经络,达到温肺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提升呼吸功能。
3、“穴位贴敷”调节便秘
作用机制: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为理论依据, 强调将特定药物制成的敷剂贴敷于人体穴位,通过药物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应用实例:对于便秘的老年患者,通过中药制剂穴位贴贴敷于神阙、天枢等穴位,可以恢复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平衡,改善便秘现状。
4、“中药封包”缓解慢性疼痛
作用机制:中药封包是将药物装入包中置于身体病患部位,通过药物本身的作用,以发挥调和气血、温通通络、祛瘀散寒等多重功效。
应用实例:对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通过中药封包作用于疼痛部位,改善经络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疼痛、提升活动能力。
专业观点:科学循证推动技术标准化
科室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技术有效性,通过科学循证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安全性和可推广性。目前,科室已形成4项老年综合征中医护理标准化流程,培训护士覆盖率100%,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科室以中医适宜技术为抓手,将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老年医学深度融合,为破解老年综合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科室将继续深化中西医协同创新,助力“健康老龄化”目标实现。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