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致敬医师节 | 钇90精准“爆破”,打响肝癌“突围”战

发布时间:2025-08-20 09:25 本文来源: 山东商报·山海新闻 供稿: 王莹

 

肝内布满弥漫性病灶,最大肿瘤盘踞肝脏尾状叶,右肝另有两个较大病灶——在传统治疗一年未见成效、陷入无计可施的困境后,这位58岁的晚期胆管细胞癌患者,8月5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简称“山一大一附院”)手术室内经历了一场新的“生命突围”。

当载有放射性核素钇90的树脂微球经导管精准注入肿瘤供血血管,术后影像显示:微球已完美覆盖肝内所有目标病灶——这意味着,这项被称为“肝癌精准爆破”的国际前沿技术,在山一大一附院正式落地应用。手术室外,消化疾病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李坤与团队成员紧绷的神经终于舒展,“这项技术,将为肝癌患者打开一条全新的生命通道。”

 

 

晚期肝癌治疗困局:传统疗法难破“天花板”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癌发病率占全球55%以上,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但肝脏强大的代偿能力,使得早期病变往往“悄无声息”,多数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呈弥漫性生长,或伴随严重肝硬化,错失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

“临床统计显示,仅20—30%的肝癌患者符合手术根治条件,剩下的患者只能依靠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手段维持生命。”李坤解释。传统疗法的局限显而易见:TACE常因肿瘤血管复杂导致栓塞不彻底;靶向药易产生耐药性,且对弥漫性病灶效果有限;更关键的是,这些疗法难以精准区分肿瘤与健康肝组织,容易对正常肝细胞造成损伤。

尤其对于恶性程度更高的胆管细胞癌,传统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患者和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就诊,但我们能提供的方案却十分有限。”李坤坦言,中晚期肝癌患者对“更精准、更高效”治疗方案的需求,早已迫在眉睫。

多方联动突破壁垒:半年跑出“创新加速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一大一附院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前沿的钇90树脂微球治疗技术。这项技术已在全球应用超20年,覆盖50余个国家,累计治疗15万人次,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被充分验证。

“医院对这项技术渴望已久,但放射性核素管理要求极为严苛。”李坤坦言,它的使用需通过环保、卫生、辐射安全等多部门联合审批,对操作空间、防护设施、专业团队资质均有极高要求。

2024年下半年,医院正式启动“资质攻坚”:改造符合辐射安全标准的专用病房与手术室,组建涵盖消化内科、介入科、肿瘤科等多学科的技术团队,开展专项培训,逐项通过环境评估与行政审批。“田辉院长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鼓励我们突破技术壁垒。”李坤介绍,为加速进程,医院创新性开设“绿色通道”:设备采购环节简化流程但不降低标准,多部门同步审批,将筹备周期压缩至半年。

 

 

最终,一支整合消化内科、介入诊疗科、肿瘤科、肝胆外科、肝病科等科室的MDT团队,成功将这项国际尖端技术引入山一大一附院。

2.5毫米精准打击:钇90实现“无创切除”

钇90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二字。李坤用一场“军事行动”打比方:“整个治疗就像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每一步都经过严密测算。”

治疗前,“战前演习”必不可少:通过锝[99mTc]-MAA核素模拟钇90微球的体内分布,精准测算肿瘤所需的放射剂量,同时排查微球是否可能通过血管分流进入肺、胃肠等正常器官,避免非靶器官损伤。“只有模拟结果显示肿瘤覆盖充分且分流风险可控的患者,才会进入正式治疗环节。”

正式治疗时,直径仅20-60微米的钇90微球,会经微导管直达肿瘤专属供血动脉,最终直达肿瘤毛细血管内。其释放的β射线,平均射程仅2.5毫米——这意味着,射线能集中“爆破”肿瘤细胞,且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肝组织。更关键的是,钇90的衰变产物稳定无毒,87%的辐射剂量会在术后8天内释放完毕,患者通常术后72小时即可解除特殊隔离防护,对生活影响极小。

从个案到普惠:让尖端技术“飞入百姓家”

首例手术成功当天,山一大一附院“钇[90Y]树脂微球治疗肝癌多学科(MDT)会诊中心”同步揭牌。这意味着,从患者初筛、精准评估,到治疗方案制定、术后随访,将形成一套标准化全流程管理体系。

 

 

“每个病例都要经过消化、介入、肿瘤、肝胆等多科室专家集体讨论,充分碰撞后才能确定最优方案。”李坤强调,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减少个体决策偏差,让技术惠及最适合的患者。

目前,钇90技术已在全国22省市50余家三甲医院应用,累计让3000余名患者受益。其适用范围不断拓展:不仅为传统疗法束手无策的胆管细胞癌患者提供物理毁损新选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尤其是弥漫性转移灶能有效控制进展,更有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实现肿瘤缩小、健康肝组织增生,最终获得手术根治机会。

更令人欣慰的是,包括山东“齐鲁保”“临沂保”在内,全国百余城市已将这项技术纳入惠民保险范畴,大幅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当医生对患者说‘我们还有新方法’时,我总能看到他们眼里重新燃起的光。”李坤说,这正是医院持续创新的意义。

两个月后,首例患者将迎来复查。正如李坤所言:“这项技术的落地,不仅彰显着我们服务患者的初心,更检验着医院攻坚疑难重症的综合实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致敬医师节 | 钇90精准“爆破”,打响肝癌“突围”战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