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话说小儿屈光不正

发布时间:2007-04-27 00:00
     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精密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镜头(角膜、晶状体等),聚焦在胶片(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如果光线提前或拖后聚焦,即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或后面,在视网膜上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模糊的,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称为屈光不正。
    
     远视、近视、散光都是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远视时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近视时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之前,散光时光线在视网膜前或后形成不同的焦线而不是焦点,出现这些情况时,物像都没有清晰地投射在视网膜上,所以会产生视力不佳的情况。
    
     产生屈光不正的原因与眼球的解剖异常有关,主要原因是屈光间质的屈光率与眼轴不匹配。如果角膜或晶状体的凸度(屈光率)太大,或眼轴(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就引起近视;反之,角膜或晶状体的凸度太小,或眼轴过短,引起远视;散光则是由角膜或晶状体各个方向的曲率不一样引起的,通俗地说,散光主要是因为角膜不太圆。
    
     诊断屈光不正要靠验光。
     儿童验光特别是第一次验光需要散瞳,这与孩子睫状肌的特点有关,眼球的睫状肌主要起调节作用,使晶状体变凸。儿童的睫状肌力量比较强,容易调节过度,形成假性近视,使检查的结果受影响,如使检查的近视度数偏高,远视度数偏低,甚至出现把远视验成近视的情况。散瞳验光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麻痹,这样验光可以消除睫状肌的影响,把假性近视的成分除去,得到准确的度数。另外,散瞳后方便眼底检查,有利于发现眼底病;如果是假性近视,经过散瞳,解除调节痉挛,假性近视也就随之消除,孩子的视力有所提高。因此,散瞳验光虽然复杂,花费时间多,但好处更多。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散瞳验光的方法有所不同,通常是年龄越小调节力越强,散瞳药物的作用时间越长。不同的医院所采用的散瞳验光的方法和药物可有细微差别,但总的原则是一致的。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12岁以前,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1日2次,连续3天,第4天验光,2周瞳孔恢复后试眼镜;12岁以后,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点眼,每5—10分钟1次,共6次,半小时后验光,第2天瞳孔恢复后试眼镜。
    
     有的家长对散瞳有顾虑,怕影响孩子的视力。其实,散瞳后孩子看书视力模糊,看远处视力变化则不大。在户外活动时戴上墨镜,畏光症状即可改善,等药物作用时间过去,双眼即完全恢复,没有后遗症,不必顾虑太多。
    
     当验光发现有屈光不正时,就应该根据情况治疗。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戴眼镜,让眼镜片帮助患儿把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戴能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近视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散光则需要戴柱镜片,根据验光结果的度数配戴眼镜。假性近视散瞳后视力恢复,因此不需要戴眼镜。
    
     屈光不正的其它矫正方法有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眼科手术及激光角膜切削术等,但一般不用于太小的孩子。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话说小儿屈光不正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