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发布时间:2008-06-19 00:00
分享到:
汶川,一场8.0级的地震,从此,这个地方写入了所有中国人的忧伤。全国人民的心为这个灾难再次紧缩,我们为四川的同胞祈祷,为营救那里的人们而积极行动:一次次的捐款,排长队献血,甚至亲自来到灾区,和他们在一起,支持他们度过难关……
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山东省团委组织了医疗卫生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释放自己积聚于心对四川同胞命运的关切,能够亲自去灾区,为灾区贡献一份力量是多少人热切盼望的事情啊。非常荣幸,我们九位千佛山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承载着千医人对灾区的爱心和力量,奔赴灾区去尽一份作为同胞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6号飞抵成都,时至中午,但是接待我们的当地志愿者说,到达目的地再用餐吧。在成都机场附近已经买不到矿泉水了,基本上都调往灾区了。成都高楼林立,远处几处正在建设中的楼房也停止了施工,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类的标语,道路上有“救灾专用通道”的标示,路上一队队的车队在将抗震物资的物资运往前方。在当地志愿者的指引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重灾区之一的德阳市绵竹县。那时已是下午5点左右,搭起帐篷,吃过简单的晚餐,我们即投入了工作。
由于救灾任务的特殊性,我们志愿者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去做而不是等待别人给我们任务。为了方便工作,我们分为六个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医生,一个护士,1-2个学生组成。刚到达之后就看到不断的有自救及被解救的灾民被从个乡镇运送来这里的体育场,临时安置在这里搭建的救灾专用的帐篷里。在我们营地不远处是湖北的医疗急救队,由于伤员太多,他们有时候忙不过来,重伤的群众不能及时转送到上级医院。领队张辉书记立即指挥我们参与了急救120的工作。六个组轮流值班帮助救助站处理并转运伤员。转运的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有几个月的孩子,其中绝大多数是各种外伤的病人,尤其是骨折病人居多。在到达绵竹的第一个夜晚,我们就运送了一个脑外伤的27岁女青年到成都,当我们返回驻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2点多了。随后的几天仍经常需要运送病人,24号余震之后有个严重脑外伤的病人被我们送到了德阳市人民医院,但是很不幸,在路上就已经测不到血压了,这样我们亲身感受到灾难的存在。
第二天,我们了解到汉旺镇的道路正在打通,估计会有伤员需要救治。到了之后发现当地的医院由于成为危楼,医疗点都设立在外面,受灾最严重的东方汽轮机厂已经有医疗点,而受轻伤的居民的医疗需求还没有顾及,于是我们转到汉旺镇方大社区建立了医疗点,负责救助转运伤员及当地群众的诊治。汉旺镇方大社区是我们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固定的医疗点,我们每天都会抽调至少一个小组去那里。我们的到来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他们把从废墟里清理出来的桌椅擦好给我们搬来了,还请人给我们写了一个横幅挂在那里。第一天去的时候没有带食物和水,他们主动把政府发给他们的方便面和矿泉水给我们用。后来每天去的时候他们都摆好桌椅放好方便面和矿泉水等我们。过了几天他们可以烧火的时候就烧了热水给我们泡方便面。看到这种场景,我感受到了灾区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和信赖。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第三天我们去了绵竹市重灾区,也是当地地势最险峻的清平乡前线,由于地震,路两边的山把唯一的通道堵得无法清理,绵源河也已经也被截断,形成一个水面几千平方米水深几十米的堰塞湖,上游被困了成千的矿工和伐木工人,被困群众的家属万分焦急,政府从广东抽调来了海军陆战队负责解救被困群众。但还没有医疗队过去,我们了解到这个信息就去了。通往清平的道路两边是峭壁耸立,由于余震,不断有石头滚落下来,经过一天的努力,十几名靠两斤米爬了七天的矿工被战士发现背了出来。几天后直升飞机进入把被困群众解救了出来。那天发生了两次较大的余震,大家在路边,也就是山脚下,看到石头滚到脚边,有军队和家属在,大家都没有觉得怕,回来之后都却有些后怕。
地震把医疗系统破坏之后,在地震中受伤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的民众无处求医问药,我们就抽调人员到居民区和各个乡镇农村送医送药。为汉旺镇的方大社区、玉泉镇7个村,孝德镇7个村,安县的光明村等群众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救助轻伤及患病者近千人,受到了当地灾民的欢迎与感谢。
其中,安县雎水镇光明村由于人员伤亡不大,而且地理位置偏远,只能先照顾重伤者,一般的轻伤及其他疾病尚未得到医疗救助,他们听本村的志愿者说在汉旺镇有山东医疗志愿者,特地来到我们的医疗点寻求救助。张辉书记热情接待了求助的两位村民,并马上派了三个小组带齐各种药品等,并筹集了帐篷等急需物资,运送到了他们的村子。后来多次接触中,发现几个孩子需要资助,服务队又自发为他们捐款,结成了对子……
在走访群众的同时,看到地震带给灾区的损失以及灾区人民的伤害而一次次心痛。我们在汉旺镇,看到凌乱的水泥混凝土块占据了往日的楼群,残破的墙壁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往日郁郁葱葱的山脉露出一片片黄色的伤疤。居民在附近的麦田里搭起了简易的帐篷,没有任何家具。
在进入居民小区走访群众了解医疗需求时,在危楼面前我们胆战心惊,看到断裂的楼梯即将砸下来,我们轻手轻脚疾步走过;我们也曾犹豫过,走过这几幢危楼,就是几户人家,他们正在期盼着我们的到来,但是,万一途中发生余震,楼房倒塌,后果可想而知。但是看到引路的居民热切的眼神,我们万分小心的走过。在为灾民送医送药的日子里,他们的感动让我们也收获着充实。我们的工作与原来的岗位相比,可能简单很多,但是,对于灾民来说,意义却是巨大的。他们手里拿着我们送来的药,不住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实在赧颜,自己只是做了很普通的事情,但是他们却说,你们没有忘记我们,你们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不是孤单的。在困难的时候,一点小小的关心,却让人如此感动,让我们这些给予帮助的人,也收获了更多的感动。
在灾难面前,他们非常艰难,朝夕相处相亲相爱的人顷刻间阴阳两隔;几代人建设的家园瞬间埋在了山下;多少年辛苦建立的家庭也破裂。他们坚强的接受了这些惨痛的结果,全国人民带给他们的援助,他们却忘不了。刚去的时候,看到在大街上,他们自己搭建了简易的帐篷,蓬头垢面,仅有逃出来时的一件衣服蔽体,他们不忘用捡来的纸板,写上:“灾区人民感谢全体官兵,感谢全国人民”。离开的时候,看到绵竹市中心的广告牌上写着:“绵竹人民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协助”。
这次灾难带给了我们太多的伤痛,也让我们更懂得生命的可贵,人情的可贵。死者安息,生者坚强。这次经历也带给我们这些一直处于和平安宁环境中的一代人强烈的感情冲击,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才是最可贵的,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在灾难中坚强有力的保护着我们的人民。短短的十几天,虽不能给四川的灾民带来很明显的改善,但是,至少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那些接受过我们救助的四川人民,我们全国人民没有抛弃你们,这场灾难是大家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克服,我们永远在一起!
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山东省团委组织了医疗卫生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释放自己积聚于心对四川同胞命运的关切,能够亲自去灾区,为灾区贡献一份力量是多少人热切盼望的事情啊。非常荣幸,我们九位千佛山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承载着千医人对灾区的爱心和力量,奔赴灾区去尽一份作为同胞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6号飞抵成都,时至中午,但是接待我们的当地志愿者说,到达目的地再用餐吧。在成都机场附近已经买不到矿泉水了,基本上都调往灾区了。成都高楼林立,远处几处正在建设中的楼房也停止了施工,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类的标语,道路上有“救灾专用通道”的标示,路上一队队的车队在将抗震物资的物资运往前方。在当地志愿者的指引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重灾区之一的德阳市绵竹县。那时已是下午5点左右,搭起帐篷,吃过简单的晚餐,我们即投入了工作。
由于救灾任务的特殊性,我们志愿者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去做而不是等待别人给我们任务。为了方便工作,我们分为六个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医生,一个护士,1-2个学生组成。刚到达之后就看到不断的有自救及被解救的灾民被从个乡镇运送来这里的体育场,临时安置在这里搭建的救灾专用的帐篷里。在我们营地不远处是湖北的医疗急救队,由于伤员太多,他们有时候忙不过来,重伤的群众不能及时转送到上级医院。领队张辉书记立即指挥我们参与了急救120的工作。六个组轮流值班帮助救助站处理并转运伤员。转运的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有几个月的孩子,其中绝大多数是各种外伤的病人,尤其是骨折病人居多。在到达绵竹的第一个夜晚,我们就运送了一个脑外伤的27岁女青年到成都,当我们返回驻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2点多了。随后的几天仍经常需要运送病人,24号余震之后有个严重脑外伤的病人被我们送到了德阳市人民医院,但是很不幸,在路上就已经测不到血压了,这样我们亲身感受到灾难的存在。
第二天,我们了解到汉旺镇的道路正在打通,估计会有伤员需要救治。到了之后发现当地的医院由于成为危楼,医疗点都设立在外面,受灾最严重的东方汽轮机厂已经有医疗点,而受轻伤的居民的医疗需求还没有顾及,于是我们转到汉旺镇方大社区建立了医疗点,负责救助转运伤员及当地群众的诊治。汉旺镇方大社区是我们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固定的医疗点,我们每天都会抽调至少一个小组去那里。我们的到来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他们把从废墟里清理出来的桌椅擦好给我们搬来了,还请人给我们写了一个横幅挂在那里。第一天去的时候没有带食物和水,他们主动把政府发给他们的方便面和矿泉水给我们用。后来每天去的时候他们都摆好桌椅放好方便面和矿泉水等我们。过了几天他们可以烧火的时候就烧了热水给我们泡方便面。看到这种场景,我感受到了灾区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和信赖。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第三天我们去了绵竹市重灾区,也是当地地势最险峻的清平乡前线,由于地震,路两边的山把唯一的通道堵得无法清理,绵源河也已经也被截断,形成一个水面几千平方米水深几十米的堰塞湖,上游被困了成千的矿工和伐木工人,被困群众的家属万分焦急,政府从广东抽调来了海军陆战队负责解救被困群众。但还没有医疗队过去,我们了解到这个信息就去了。通往清平的道路两边是峭壁耸立,由于余震,不断有石头滚落下来,经过一天的努力,十几名靠两斤米爬了七天的矿工被战士发现背了出来。几天后直升飞机进入把被困群众解救了出来。那天发生了两次较大的余震,大家在路边,也就是山脚下,看到石头滚到脚边,有军队和家属在,大家都没有觉得怕,回来之后都却有些后怕。
地震把医疗系统破坏之后,在地震中受伤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的民众无处求医问药,我们就抽调人员到居民区和各个乡镇农村送医送药。为汉旺镇的方大社区、玉泉镇7个村,孝德镇7个村,安县的光明村等群众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救助轻伤及患病者近千人,受到了当地灾民的欢迎与感谢。
其中,安县雎水镇光明村由于人员伤亡不大,而且地理位置偏远,只能先照顾重伤者,一般的轻伤及其他疾病尚未得到医疗救助,他们听本村的志愿者说在汉旺镇有山东医疗志愿者,特地来到我们的医疗点寻求救助。张辉书记热情接待了求助的两位村民,并马上派了三个小组带齐各种药品等,并筹集了帐篷等急需物资,运送到了他们的村子。后来多次接触中,发现几个孩子需要资助,服务队又自发为他们捐款,结成了对子……
在走访群众的同时,看到地震带给灾区的损失以及灾区人民的伤害而一次次心痛。我们在汉旺镇,看到凌乱的水泥混凝土块占据了往日的楼群,残破的墙壁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往日郁郁葱葱的山脉露出一片片黄色的伤疤。居民在附近的麦田里搭起了简易的帐篷,没有任何家具。
在进入居民小区走访群众了解医疗需求时,在危楼面前我们胆战心惊,看到断裂的楼梯即将砸下来,我们轻手轻脚疾步走过;我们也曾犹豫过,走过这几幢危楼,就是几户人家,他们正在期盼着我们的到来,但是,万一途中发生余震,楼房倒塌,后果可想而知。但是看到引路的居民热切的眼神,我们万分小心的走过。在为灾民送医送药的日子里,他们的感动让我们也收获着充实。我们的工作与原来的岗位相比,可能简单很多,但是,对于灾民来说,意义却是巨大的。他们手里拿着我们送来的药,不住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实在赧颜,自己只是做了很普通的事情,但是他们却说,你们没有忘记我们,你们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不是孤单的。在困难的时候,一点小小的关心,却让人如此感动,让我们这些给予帮助的人,也收获了更多的感动。
在灾难面前,他们非常艰难,朝夕相处相亲相爱的人顷刻间阴阳两隔;几代人建设的家园瞬间埋在了山下;多少年辛苦建立的家庭也破裂。他们坚强的接受了这些惨痛的结果,全国人民带给他们的援助,他们却忘不了。刚去的时候,看到在大街上,他们自己搭建了简易的帐篷,蓬头垢面,仅有逃出来时的一件衣服蔽体,他们不忘用捡来的纸板,写上:“灾区人民感谢全体官兵,感谢全国人民”。离开的时候,看到绵竹市中心的广告牌上写着:“绵竹人民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协助”。
这次灾难带给了我们太多的伤痛,也让我们更懂得生命的可贵,人情的可贵。死者安息,生者坚强。这次经历也带给我们这些一直处于和平安宁环境中的一代人强烈的感情冲击,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才是最可贵的,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在灾难中坚强有力的保护着我们的人民。短短的十几天,虽不能给四川的灾民带来很明显的改善,但是,至少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那些接受过我们救助的四川人民,我们全国人民没有抛弃你们,这场灾难是大家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克服,我们永远在一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