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忙碌的身影,死亡线边缘的守护

发布时间:2012-03-28 15:25 本文来源: ICU

 320日凌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打破了ICU的安静,一位突发心跳骤停的患者情况危急,急需转入ICU进一步抢救,血液滤过亚低温脑保护治疗, ICU已经拥挤不堪,加到15张床了,怎么办?家属急切的目光令我们心碎。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再加吧于是我们马上借周转床、借心电监护仪、准备呼吸机、抢救车、气管插管用物。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忙而有序地进行着。病人送到ICU时,所有的工作都已准备妥当,在一米多狭窄的床间距间我们布置了一张临时监护床。立即实施抢救!接呼吸机,连血滤,铺冰毯戴冰帽,应用血管活性药……这些场景在每天工作中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上百遍,千遍。而对于这一切,我们也从当初的陌生变得如此的熟悉。

 

 ICU自二月以来重症病人床位数一直在15张以上,患者病情急危重,紧张时三台血滤同时运转、呼吸机十几台同时应用,一个夜班两三个病人同时抢救屡见不鲜。床位太拥挤了,仪器又多,有时我们需侧着身子到床边翻身做治疗,交叉感染太可怕,抢救治疗不方便更要命,这会影响救治成功率和服务质量的,而且,解主任外地会诊的重症病人转不进来,怎么办?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约而同地 “把医师办腾出来吧”,勿需科主任护士长动员,“说干就干”,我们男护让出了休息室,改为临时医师办公室,医师办增加两个监护床位!加监护床位可不像普通病房只需解决床位被服那样简单,连接调试吸氧吸引接口,电路监测,借周转床、监护仪、呼吸机,各种泵及其它设备,联系相关部门,调整转运病人,在护士长的指挥下,一切迅速而有序的进行着;神话般的,从晨会决定到我们收住两位监护病人以及医师办公室、男护休息室调整布置完毕,仅用了不足六小时。接夜班的护士面面相觑,惊讶无比。做梦一样,医师办公室变成了设施功能基本齐全的监护病房,临时医师办公室、男护休息室虽然窄小但也桌椅整齐,窗明几净。来学习的老师们感叹:“雷厉风行无私奉献--千医人的干劲!千医人的效率!千医人的作风!”是的,孙院长“白加黑,52,高效率,跳跃式发展”的精神已经体现在我们ICU人每时每刻的工作中。

 

 如今的病房内,每天只能看到我们进出的忙碌、连走带跑的身影,工作之繁琐,工作量之大,有时生病也同样要坚持工作,但是不管身体多难受,走到病房似乎就有使不完的劲。下了班,就感觉全身都挂上了砣,躺在床上就再也不想起来。但是,当我们面对那些在痛苦中煎熬的呻吟和哀伤的眼神,我们知道,我们有帮助病人的责任,有减轻病人痛苦的义务。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只要病人能安全度过危险期,转回普通病房,心中的职业价值感便会油然而生。

 

 ICU依然拥挤,有时依然有外地的以及其他科室的重病人无法及时转入,我们盼望着新的保健综合大楼早日落成,听护士长讲:那时候我们会有三十多张床或者40张,那时候我们的ICU一定很大,我们的重病人互相分隔不再干扰,环境安静舒适,接送抢救病人不再影响他人;我们也一定不用在改建的走廊里换鞋更衣,一定会有自己的教学办公室学习讲座,我们也会有大办公室交班传达医院会议精神,不必在护士站进行影响病人。那时候我们ICU更胜现在,一定有更多的外院重病人转过来;那时候我们也应是ICU资深护师了,我们也会象现在的师姐师兄那样给进修老师讲呼吸机、讲血滤、讲肠内营养、讲我们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护理新技术;或者我们也会竞聘组长了,那时候……千医的明天,ICU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我们为自己是一名千医ICU人而自豪而骄傲。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忙碌的身影,死亡线边缘的守护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