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研习金氏脉学 传承医学瑰宝

发布时间:2013-03-15 08:36 本文来源: 中医科

 “你的肝脏有多个囊肿,大的1.4cm×1.2cm。”“你的肺上有一个结节,大小约1.0×0.8cm,但是不要紧,应该是良性的,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当身为盲人的金伟先生的手指搭在患者的手腕上,仔仔细细地号脉之后,说出上述的话语时,被号脉的患者和陪同的家属往往惊讶不已,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这位金伟先生,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氏脉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脉学研究所所长,是世界华人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自强模范。他经过40余年的潜心研究实践,创立了一整套的脉学理论,定名为“金氏脉学”,可谓另辟蹊径,自成一说。金氏脉学理论浩繁,简单地说,就是把脉搏由浅及深分为七层,每层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上升支及下降支又分别分为三段,每一层的每一段均表示某一个脏器、组织等。脏器出现问题会出现在相应的脉位脉点出现特征性脉象,把脉者通过捕捉异常脉象来判定脏腑组织的病状。金氏脉学最科学的地方,是将高等数学、血流动力学等更客观的理论创造性地融入脉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金氏脉学甚至能够早于CTMRI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探及病灶。

 

国家也对这套理论及发明人高度重视和保护,甚至专门成立了团队来研究金氏脉学,并资助了上千万的课题。如何将这套珍贵的却难以掌握的理论传承下去,也是金伟先生正在思考的问题,2012年,金伟先生被选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可在省内擢选两位继承人,国家出资培养。为传承一名临床弟子,金伟先生亲自致电我院孙洪军院长,请他挑选一名中医跟随学习。

 

 金氏脉学是一个慢功夫,发明人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而成,学习的人就算有先生的亲身指点,没有十余年的研习也是不可能学到的。我院中医科宋鲁成主任医师,作为先生的挚友,也是凭着对金氏脉学的一腔热爱及超高的悟性,学习了近十年,目前已领略及掌握了金氏脉学的精髓,并确信金氏脉学在自己的诊病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宋主任门诊坐诊时,对每个病人都运用金氏脉学,以掌握病情及判定治疗效果。甚至于有的病人远道而来只是为了请宋主任把一下脉,以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宋主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金氏脉学对于中医临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己刻苦钻研的同时,也手把手教导年青医师,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这门技术,也曾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专题讲座,让更多的人认识这门新技术。金氏脉学虽然难以学习和普及,然而一旦掌握却能够在临床发挥巨大的作用,就算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研习金氏脉学 传承医学瑰宝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