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不开刀、换心“门”——山一大一附院心脏外科成功应用新型VitaFlow瓣膜完成 高龄患者TAVR手术

发布时间:2021-05-12 16:46 本文来源: 心脏外科

什么是心脏瓣膜?有什么作用?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部功能复杂的机器,那么我们的心脏就是这台机器的发动机,而心脏瓣膜就是这台发动机“油路”系统的单向阀门。
  我们都知道心脏的功能是“泵血”,把血液输送给机体各部分,维持生命运行。而心脏瓣膜有4个,分别长在心脏四个房、室腔的出口和入口,这种单向的“阀门”,控制血液向单方向流动而不逆流,从而保证心脏正常工作。而主动脉瓣便是心脏左心室把氧合血泵向全身各处的重要“阀门”(图1)。
 

f8104c2ec02d29bf3a411702b224040.jpg
图1  正常心脏血液循环

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心脏“扑通扑通”的声音,就是心脏瓣膜开启和闭合的声音,而这几道“阀门”在工作时的开合也大有讲究:
  ①“阀门”不开或狭窄:血流无法正常流出,“交通拥堵”,就不能有足够的血流将营养和氧气带到身体各处,机体的重要脏器就会缺血缺氧,受到伤害。
  ②“阀门”关不严:就像房门倒风或风箱漏气,一部分流出“门”的血液重新流回出发心腔,血液逆流,做无用功,导致心脏承受过多的额外负担,长此以往,心脏有耐受不了负担,从而有“罢工”的风险哦!

 

主动脉瓣为什么会狭窄?如何预防?

主动脉瓣这道“阀门”一般由三个瓣叶构成。它是氧合血液的出发之门,富含氧气的动脉血由此流向全身。若这道门用久了,出问题了,我们便称之为主动脉瓣疾病。而当这道“阀门”开启受限,打不开了,即发生了主动脉狭窄。而这是什么导致的呢?

 

428013e7060b7b256287790fcc5f763.jpg
     图2 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导致主动脉瓣狭窄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年龄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报告,我国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为2.5%-3.2%,其中,超过75岁的老年人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高达13.3%。目前,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成年人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
  预防:每年做好健康体检,特别是步入50岁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的症状,及时就医,排除心脏瓣膜病。
  

2、微生物(风湿性心脏病)
  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常年潮湿,会让微生物侵犯主动脉瓣,让几道“阀门”同时损坏,出现风湿性心脏病。
  预防:改变卫生习惯,优化居住环境,特别是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不给微生物可乘之机。
  

3、先天性畸形
  临床上有0.5%-1%的患者属于先天畸形的情况。
  预防:家长备孕前做好体检,儿童若出现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应在未来注意预防危险因素。
  

除上述以外,还受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不良生活习惯和慢性疾病影响,想要做到最大程度降低心脏瓣膜疾病发生的风险,就要做到积极预防。

 

主动脉狭窄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主动脉瓣作为人体心脏向全身血管供血最重要的“阀门”,一旦出现狭窄,心脏搏出血液即会受阻。由于左心室代偿能力较强,故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时,相当长时间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首诊往往通过超声心动图而发现。直至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容易在感冒、发热、劳累、情绪激动或天气变化等诱因下急剧加重病情。那么哪些症状需要我们警惕可能存在的主动脉瓣狭窄这类病变呢?
  

1、呼吸困难:主要是劳力性的呼吸困难,活动量稍大即感胸闷、气短。随着病情进展,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夜间无法平卧位休息,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喜高枕卧位或侧卧位休息。
  2、心绞痛:部分患者可有劳力性心绞痛的表现,活动时感胸痛,休息可缓解。可发生于劳动时、劳动后,也可发生于休息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同时合并有冠心病的可能性。如果胸痛频发或者持续时间大于半小时以上,需及时急诊就诊。
  3、眩晕或晕厥:轻者可以黑曚、眩晕为首发症状,多在体力活动中或其后立即发作。如果心排血量明显下降,可出现血压明显下降或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意识丧失,发生晕厥。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脑血管、视网膜动脉、冠状动脉或肾动脉等血管栓塞症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可能发生胃肠动静脉畸形,这类患者易出现胃肠道出血。长期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表现有多汗、心悸、乏力、虚弱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得了主动脉狭窄,怎么办?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均需积极治疗,当其逐渐进展并产生相应症状(胸痛/呼吸困难/晕厥)后,若不经治疗,约有50%的患者在两年内死亡。长期以来,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主动脉瓣的标准治疗方式。然而,约1/3的患者因高龄、合并症、手术风险高等原因无法进行手术,只能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不能阻止疾病进展,死亡率极高。2002年,法国医生Cribier及其同事成功实施首例TAVR手术,为这类患者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7e29d78143da64e46c1d0956757ecf2.jpg
图3 传统外科手术示意图

什么是TAVR? 

传统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需要打开胸腔和心脏,在体外循环支持、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创伤较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不开胸,而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仅穿刺股动脉,逆行将装配好的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在不切除原瓣膜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恢复瓣膜功能。TAVR手术操作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小时,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是当今国际上,针对高危患者最先进的瓣膜病治疗技术。
 

eb09a5a4647de5c67cfb4ce565be703.jpg
图4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日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TAVR团队,在李红昕主任带领下,由王明华郑晓舟主任等主刀,在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超声诊疗科、医学影像科等多个科室支持下,首次应用VitaFlow瓣膜系统成功为1例高龄高冠脉风险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冠心病、重度贫血等患者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整个手术过程仅1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小时拔除气管插管,无任何并发症发生。自2017年组建了TAVR手术团队后,应用VenusA- Valve、J-Valve、VitaFlow等瓣膜系统已成功完成几十例TAVR手术,均取得满意的效果。TAVR技术成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又一标志性的优势技术,让更多的老年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在这里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恢复健康,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不开刀、换心“门”——山一大一附院心脏外科成功应用新型VitaFlow瓣膜完成  高龄患者TAVR手术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