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在2025"新高赛"中荣获佳绩
在11月11日举行的中国·山东新质生产力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简称"新高赛")决赛中,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吴剑波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多功能口咽通气导管"项目,凭借其创新性、市场竞争力及完善的专利布局,从全国383个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三等奖。该项目是本届大赛医疗卫生领域唯一的获奖项目。

本届"新高赛"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大赛围绕"推动专利产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主题,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项目负责人吴剑波教授指出,随着舒适化医疗的快速发展,各类无痛诊疗项目的开展数量持续增长,然而麻醉过程中常见的呼吸相关不良事件——如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和气道梗阻等,仍严重威胁患者安全。“在麻醉管理中,预防远比处置更为重要。而临床上一直缺乏一种专用于胃肠镜检查、既简易又有效的气道管理工具。”正是基于这一临床需求,团队历经长时间探索与反复验证,通过多次迭代优化,最终成功研发出这款新型气道管理工具。该产品集辅助通气、多模式供氧与PETCO₂(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于一体,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并以多项首创性设计为患者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团队围绕本项目已构建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目前拥有核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4项,并已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项目已获得医疗器械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认证,并通过山东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预计将于2025年12月正式获批上市。未来,该产品计划进一步拓展至ICU、院前急救、急诊科、呼吸内科等多个临床场景,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安全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本项目由医院与上海埃立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是“临床驱动、企业主导”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成果。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在围术期医疗安全、人工智能等方向的专利布局与技术探索,以更先进的技术成果为舒适化医疗的深入推广持续赋能、保驾护航。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