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召平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核医学科(分子影像中心)程召平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谢肇恒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5.7)在线发表题为“Modality-projection universal model forcomprehensive full-body medical imagingsegmentation”(面向全身医学图像分割的模态投影通用模型)重要研究成果。北京大学陈亦新、核医学科高琳为共同第一作者,段艳华、柴雷英为主要作者,程召平、谢肇恒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构建的模态投影通用模型(MPUM),实现CT、MRI、PET影像的统一分割,为全身系统性疾病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影像分析工具,助力实现从“器官级模型”向“全身结构—功能综合表达模型”的转变,推动医学AI迈向认知级全身影像理解的新阶段。

重大疾病的病理改变常跨越脑、心、肝等多个系统,多模态影像分割技术为跨器官代谢分析提供结构依据。本研究MPUM基于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训练,通过独特的“模态投影”机制,将共享的潜在特征动态投射至不同成像模态的特征空间,克服了传统多模态模型中的特征冲突与训练不稳定问题。实验表明,MPUM在脑部与全身结构分割任务中,其评分均优于当前主流通用分割模型。该模型不仅在颅内出血的快速定位与定量分析中展现出临床辅助诊断价值,还首次从全身代谢角度揭示了癫痫与阿尔茨海默病中脑区之间及脑与躯体之间的代谢关联,为探索脑—体轴系统性机制提供了新工具。MPUM具备高密度标注、强泛化能力和良好的可解释性,支持从急性诊疗到系统性研究的多种应用场景,标志着医学影像分析向多模态、全身化、通用化迈出关键一步。

核医学科(分子影像中心)是山东省同时配置全身PET-CT、PET-MR、SPECT、医用回旋加速器等高端设备的科室之一,山东省首批获得《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第四类、最高级)》,山东省核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近几年科室团队新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lzheimers Dementia、Bone Research、Radiology、EJNMMI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文章40余篇,综合科研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