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2025"中国麻醉周"系列活动 ——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
1、《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5年中国麻醉周策划活动启动
3月26日上午,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联合23家权威学协会共同发起的"2025年中国麻醉周"正式启动。旨在持续推动中国麻醉学科发展与社会认知提升。今年是第九届中国麻醉周,主题为“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吴剑波主任受邀出席《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麻醉周启动活动开幕式及高端圆桌论坛,并围绕"如何实现全民享有高质量麻醉保障"专题发言,提出构建麻醉保障"铁三角":人才、设备、理念三位一体,是麻醉普惠的三大核心路径。创新协作机制,依托5G远程会诊平台,建立院际转诊智慧网络,打造麻醉专科医联体2.0版本,筑牢基层麻醉安全防线,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推动麻醉学科正从"幕后"走向"台前",作为临床学科充分发挥好生命安全保障作用,助力全民享有高水平安全、舒适、高效麻醉围术期医疗服务保障。
2、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联合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中国麻醉周"义诊宣传
3月26日上午,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联合多学科专家团队,在门诊大厅开展第九届"中国麻醉周"义诊活动。本次活动以"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为核心主题,通过专业诊疗、健康宣教、科普宣传等形式,向公众提供问诊、治疗服务普及麻醉医学知识,展现我院麻醉学科在生命安全与舒适化医疗中的核心作用。
上午8时,第二党总支第一、十、十一党支部党员20余人,由麻醉科副主任时鹏才领衔,无痛胃镜中心尤琦医师、麻醉重症监护室阴其云医师、麻醉科武广函医师、手术室张婷护士长、李本花副护士长、麻醉恢复室黄琳琳护士长、麻醉重症监护室彭燕护士长等9位资深专家组成联合义诊团,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现场分为三大板块:专家问诊区针对术前焦虑、术后疼痛管理、慢性病与麻醉风险评估等问题提供个性化建议;科普宣教区通过动画视频、模型演示等方式,生动解读"无痛胃肠镜""分娩镇痛""术后谵妄预防"等热点话题;现场开展麻醉治疗,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的个体体质靶点有机结合,通过一种无痛针灸,颊针疗法调节整个身体状况,减轻身体应激反应,缓解治疗身体的疼痛或不适,营造一个良好的身体环境,短短一个上午的诊疗活动共提供50余人次颊针诊疗服务。一名带着腰椎手术术后康复困扰的王女士感慨:"原本以为麻醉只是"打一针",没想到医生详细讲解了术后镇痛方案,让我对康复更有信心了!本次活动不仅帮助群众缓解了病情,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前沿技术落地,践行舒适化医疗理念,作为山东省麻醉医学中心,始终致力于推动麻醉技术创新与应用。当前,科室已实现"可视化麻醉"全覆盖,通过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监测等技术,降低麻醉并发症;在精准镇痛领域,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使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下降;科室配备脑供氧、脑神经监测及高频、小儿通气设备联合麻醉监护系统为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守护生命之责,彰显医者初心,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既展现了我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的技术实力与人文情怀,也为推动公众健康意识提升、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注入了专业力量。科室将持续推进"舒适化医疗计划",深化与人工智能、颊针疗法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构建涵盖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链条安全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