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茫到笃定——六十一病区成长之旅
回想起在六十一病区实习的这段日子,如同一副丰富多彩的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每一笔每一划都书写着满满的成长与收获。
9月8日,我带着期待与紧张踏入了六十一病区开始实习。入科室的第一天,总带教刘轶老师带我们熟悉了病房的环境,学习了病区内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介绍了六十一病区的常见疾病。六十一病区收治的是血管外科和脊柱外科的患者。这里的患者病情复杂多样,下肢静脉曲张、肺栓塞、动脉硬化闭塞症、主动脉夹层、急性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等等等...…每一种疾病都有独特的护理要点,面对复杂又多变的疾病、专业的护理操作以及陌生的环境,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忐忑。但刘老师精心细致的入科宣教、温暖的笑容和耐心的指导,让我逐渐找到了方向,很快的融入了这个忙碌又温馨的大家庭。
在这里,科室每周的理论培训就如同知识的盛宴,恰似我探索专业知识漫漫征程上的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老师们的精准授课让我受益匪浅,她们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拥有丰富的临床的经验,通过分享实际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那是一个平常却又让我格外紧张的上午,病房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我手里紧紧握着留置针,手心微微出汗,即将要为45床李阿姨进行留置静脉穿刺。之前只是在模拟练习,虽然操作流程已经烂熟于心,但并没有实际操作过,内心期盼又紧张。李阿姨是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病痛的折磨让李阿姨心情比较糟糕。一直跟我述说自己血管很细也不好找,在当地医院治疗时,每次输液都要反复穿刺多次,让她非常痛苦。但是李阿姨对我非常信任,也愿意让我来护理。这无疑让我的内心更是七上八下,非常担心辜负了她对我的信任。我一边在心里默默回忆着穿刺的步骤和要点,一边轻轻走到李阿姨的病床前:“李阿姨,我现在要为您进行留置静脉穿刺啦,可能会有一点点疼,您别紧张, 我会轻一些的。”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又温和。李阿姨微笑着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对我的信任。我小心翼翼地为李阿姨选择合适的血管,仔细地触摸、观察,终于选定了一条相对清晰的血管。我动作轻柔而熟练的消毒皮肤,每一个擦拭的动作都带着谨慎,我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将留置针稳稳地刺入血管......当看到回血的那一刻,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紧接着,我熟练的退钢针送软管,输液通畅,成功了!留置针顺利地留在了李阿姨的血管里,我反复的问着李阿姨扎针的地方输液时疼不疼,担心自己做的不好,让阿姨失望,“不疼不疼,哎呀,小李,你可真厉害!这一针就成了。”李阿姨的声音里满是惊喜和夸赞。听到她的话,我原本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喜悦和自豪涌上心头。我笑着对李阿姨说:“李阿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感谢您对我的信任。”病房里的其他患者和家属也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护士的价值和意义。这一针的成功,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胜利,更是我与患者之间信任的桥梁。它让我明白,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背后,都是患者对我们的期待和信任。
那是我第一次跟着刘老师接手术后返回病房的患者,我看着躺在手术室推车上仍未完全清醒的患者,满心都是紧张,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毫无头绪。刘老师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带我一起把患者平稳转移到病床后,迅速连接上氧气和心电监护仪,固定好引流管,一边观察数值一边说:“病人回来后,要监测记录好生命体征情况,任何异常都要及时发现”。对于术后患者的饮食、活动、体位、大小便等各个方面都认真详细的的做了宣教跟指导,听着刘老师通俗易懂的宣教,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充满专业内涵,让我特别钦佩。过后让我总结归纳,我紧跟老师的节奏,用心记下每一个细节,这次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之后我也可以充满自信的为患者进行宣教跟指导,顿时觉得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打针发药,同时也是健康教育者,内心无比自豪。
从迷茫到笃定的蜕变,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关怀。刘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在我进行操作时,她会在一旁耐心指导,纠正我的每一个错误动作,鼓励我大胆尝试。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顺利的完成了很多操作,在这里我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对老师充满了感激。
最后,我想再次向六十一病区的所有老师们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是您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让我能够在实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我会永远铭记您们的教诲,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