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员工版医院动态新闻快递详细

内科总支举办“医护加油站”活动

发布时间:2019-02-22 18:16 本文来源: 内科总支
    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为了让大家舒缓压力,强健心灵, 2月22日下午,内科总支邀请我院心理咨询门诊李舒主任在3号楼16楼示教室开展了“医护加油站—巴林特小组”首次活动。


    院党委书记王一兵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建设职工具有强烈幸福感的国内一流强院”的战略目标,规划了“提升职工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发展新蓝图,把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广大干部职工幸福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大家深受鼓舞。如何提高职工的幸福感,也成为院党委和各党总支、党支部面临的重要课题。


    内科系统各科室长期加床,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碰到一些沟通难题。比如,明明是全心服务患者,但有时不被理解,甚至遭受误解和辱骂,从而深感委屈;遇到难以沟通的患者或家属,会面对很多他们带来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释放,势必影响大家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状态。为了使大家释放心理压力,化解职业困惑与职业倦怠问题,内科总支委员会多次商议、沟通,决定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李舒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巴林特小组是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迈克尔·巴林特在1950年初创立的一个专门针对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研讨小组,通过探讨日常工作中的医患问题,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患者情绪和心理特点,改变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的关注角度,也有利于医护人员自我情绪管理和人格发展,缓解医护人员职业压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


    在此次巴林特小组活动中,大家在李舒主任的引导下,从一个医护人员倍感委屈的12345投诉案例开始,通过心理学专业的技巧,移情、反移情、正性移情、负性移情,帮助医护人员识别自身及患者的情绪反应,更好地理解患者,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消除自身盲点,共情患者,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及时化解不良心绪。通过案例分析、共情思考,以“原景再现”的形式,把巴林特小组的精髓融入其中,帮助医护人员加强对医患关系的理解,让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负面情绪时,积极倾听,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把自己作为患者的对立面来处理问题。整个活动现场互动频繁,讨论热烈。首批参与此次活动的40名医护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类似的活动能够经常开展。

    通过此次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大家强化了换位思考意识,学习了如何发挥“医护人员药物”的正效应,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以及自身情绪的管理能力,对医护人员团队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次巴林特小组活动是我们的一个探索,今后将组织系列活动,持续为医护人员加油,为建设幸福千医助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内科总支举办“医护加油站”活动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