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护士节,叶欣给叶欣送了一束花……
今年5月12日是第110个国际护士节,上午9点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护师叶欣收到了代表节日祝福的一束鲜花,而送花人的落款,也是叶欣。
两个叶欣的初次见面:
“山东好护士”遇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这是我第一次在护士节这天收到鲜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护师叶欣告诉记者,5月12日这天她正好休班,上午9点多接到护士长电话,她就立马赶回了医院。
这份节日的祝福,让叶欣很是惊喜。
其实,接到电话的时候,叶欣已经初步猜到了送花人。因为不久前,全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京举行,当时公布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单里就有叶欣的名字,他的身份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事实证明了她的猜测。
“昨天和朋友吃饭,他们说看到了2021年山东好护士的名单,里面有我的名字。”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叶欣笑着说,这时他才知道,原来医院有同事和自己的名字一模一样,而对方更是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正好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他就送上了一份节日的祝福。
就这样,叶欣在护士节这天收到了叶欣的鲜花。
为了表示感谢,2021年“山东好护士”叶欣来到肿瘤中心病房,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叶欣见了面。
左四为叶欣(女)、右四为叶欣(男)
他:
写成肺癌消融国家标准,将肺小结节“中国方案”推向全球
时光荏苒,白发鬓相侵。这已经是叶欣从医的第36年。他用热消融的方法“消灭”肿瘤,一手写成肺癌消融的国家标准,又将肺小结节的“中国方案”推向全球。近10年来,他的门诊量达15万人次以上,累计完成各类肿瘤微创介入手术量2万余例,为数以万计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并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2005年7月20日,于叶欣而言,终生难忘。这一天,肿瘤内科医生叶欣走上了手术台,应用最新的微波消融技术,为一名72岁的肝癌患者进行了微波消融手术。
这次尝试,给那名肝癌患者赢得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也让从事肿瘤化疗二十年的叶欣,开启了肿瘤微创治疗的新纪元。
临床经验逐渐累积,叶欣另辟蹊径,将目光转向了肺癌。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影像引导下的经皮热消融技术已经与手术、放疗一起,成为当前早期肺癌治疗的“三套车”。此外,目前已证实,经皮热消融也是治疗肺部转移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融会贯通里,叶欣在肺小结节的治疗方面大步向前。他主持制订了国内第一个关于肺肿瘤消融的专家共识《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的专家共识》(2014年版、2017年版),该共识已成为行业内的主要标准,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他陆续发表的多篇有关消融治疗肺结节的系列文章,让世界看到了肺小结节治疗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引领之余,叶欣从不吝啬分享。作为国内外著名的肺癌微创治疗专家,多次向“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肺癌手术国际直播演示,创建和完善了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技术培训的体系,已培养了5000余人的肿瘤消融医师队伍。
“没有什么比看到患者开心更让我高兴的!” 健康之托,重于泰山;医患之情,柔如泉水。这位知名的肿瘤诊治专家,把每位患者当作朋友,大家称他为“布衣专家”。
同行、学生、病患、家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同的叶欣,但在叶欣本人看来,他就是一名医生,日常工作就是给人把病治好。
她:
29个除夕夜的坚守,成就急诊科的定海神针
仔细算算,自入职山一大一附院(省千医),这已经是叶欣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第30个年头。
“很多人问我急诊好吗?为什么不跟领导提出来调换一下科室?我想说,我喜欢急诊,在急诊工作很开心,因为有好的领导、好的伙伴、好的团队。”叶欣始终坚守挽救患者生命的初心与使命。这些年来,每个家家户户欢聚团圆的除夕夜,她都在急诊一线值守。
谈起春节值班,叶欣笑着说,在急诊室值班已经习以为常,她不觉得自己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和贡献,“我家就在济南,平时都可以回去,这时候就让外地的同事回去团聚!” 她不忍心看着外地的同事年三十还不能团聚,所以就主动揽下了过年值班的工作。
29个大年夜的值守,她已经记不清这期间救治过多少患者。急诊的紧张节奏不言而喻,有时也有危险。累过,紧张过,也害怕过,但是她始终深爱着自己的工作。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接诊的最多的就是喝农药的、车祸伤的、刀刺伤的患者,现场慌乱一团,遇到有些情绪激动的患者和家属,恶语相加也是常事。”那会的叶欣还很年轻,曾经也迷惘,但是面对病人渴望求生的目光,面对病人亲属无助的哀求,她还是按捺不住自己心底的触动,最终选择继续留在一线。
“在分诊台碰到蛮横的患者,叶护士总是轻轻把新来的大夫护士拉到身后,自己冲在第一个。”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孟丽红说,叶欣就是这样一个有担当的人。
年逾五旬,叶欣带出来的护士已经有二三百名,年轻的小护士们尊称她为“叶老”,在护理部的眼里,她更是急诊科的“定海神针”。
“我喜欢急诊科、喜欢护理工作,只要医院和患者需要,我会继续待在急诊科!”叶欣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