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员工版科学研究 重点学科建设详细

弘扬家文化,奉献在岗位

发布时间:2015-08-20 10:20 本文来源: 外科一支部——肛肠二科 供稿: 王志民
    弘扬家文化,让患者在千佛山医院就医的时候有到家的感觉,为了这个目标,大家正一起努力着。

    一、什么是奉献,大家知道是一方为了满足另一方的合理需要而自愿采取的合理、合法、非职责范围的付出行动,是真诚的、自愿的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体现着一种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我们认为奉献主要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也是一种不计回报、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真正的奉献者不计得失,哪怕是付出最宝贵的生命。奉献是不同的,其不同就在于奉献的价值和方式,奉献又是相同的,其相同就在于其奉献的无私和崇高。在社会生活中,既需要英雄的奉献,也需要平凡的奉献。

    多少年来,千医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默默无闻、尽职尽责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千医的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为我们后来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特别在孙院长的领导下,千医人发扬“5+2,白+黑”的精神,为使山东又一个医学高地,千医更加团结,更多的付出,使自己的家园不断壮大成长。

    二、奉献是一种责任,奉献的动力是社会责任感。我们倡导敬业奉献,就说明职责与奉献是密不可分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奉献的基础。千医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医院和患者做奉献。每个人对医院的责任更多体现在具体工作上,扎扎实实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以使医院顺利快速发展。

    千医人的奉献,首先体现在岗位奉献,他们的奉献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使奉献成为人生才的快乐。千医人认为:每一个人,无论在什么部门做什么工作,无论能力大小,只要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兢兢业业,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就可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做出奉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千医人认识到:社会发展已经是越来越细,岗位职责越来越明晰,监管制约机制也越来越透明有效等等,这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强调的是责任、是依法治国--建立完善制度和机制,并以此来明确责任、规范责任、落实责任。尽职尽责并不是完全的奉献,但我们人人都能够做到尽职尽责,千医必然会更加祥和、更加透明,管理会必然更加规范、有效,千医的发展也必然会更加和谐、健康;患者也会得到越来越好的治疗和服务。
我们也应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但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尽义务、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与奉献精神背道而驰的,是我们所要摒弃的陋习。

    作为当代的医务工作者,更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有奉献的意识和精神,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工作,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为医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千医的兴旺发达奉献自己一生,这才能使我们人生更加辉煌、更加有意义。

    三、奉献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

    千医人认为:助人为乐是奉献的基本层次。爱岗敬业是奉献的第二层次,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的重要要求。无私奉献是奉献的最高层次。低者知不足,高者同共勉。这也激励我们医务人要加强自身修养,纯化思想境界,努力提高奉献的层次。

    四、奉献作为一种精神,是以社会效果(物质的或精神的)来衡量的。奉献精神是有源头的,不是凭空而生的,只有站在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奉献、理解奉献,人生的奉献才更具有坚实的基础和辉煌的价值,因此我们要站在医院总体的高度上,认识奉献、理解奉献,为医院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弘扬奉献精神,形成千医人奉献的风气,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虽然,具有奉献精神的英模人物不断地在社会上涌现,先进的榜样总是在鼓舞着人们,但是,我们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机制推动医院的发展。如果没有医院对奉献精神的支持、鼓励和报偿,奉献精神就难以避免发扬光大。为此,我们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机制,包括物质鼓励机制,来营造一个有利于奉献的舆论导向和环境。

    弘扬奉献精神,还需要大力提倡、鼓励、褒扬体现时代要求的奉献精神,特别是那些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方式,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统一起来,满腔热情地考虑无私奉献者在各方面的需要和困难,一方面提倡无私奉献,为国家、为他人、为人民作出牺牲;另一方面,要避免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和好人总是吃亏的局面,只有这样,奉献精神才能在社会上形成风尚,才能不断发展,长盛不衰。

    现在,千医已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千医一份子的我们,更要以发展千医为己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勇于奉献,乐于奉献;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纯洁思想,净化灵魂,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用我们自身的响亮的行动,大力弘扬奉献精神,让奉献之花在千医的大地上愈开愈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弘扬家文化,奉献在岗位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