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员工版科学研究 重点学科建设详细

盛装之下的庄严

发布时间:2015-08-20 10:15 本文来源: 外科五支部——泌尿外二科 供稿: 孙玮
    医院,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离死亡最近,却也紧邻生命;它离分离最近,却也紧挨重逢;它离悲伤最近,却一直把幸福牵挂。是死亡,还是生命?是离别,还是重逢?是悲伤,还是幸福?平凡如你我,多数时候,我们只是无力的看着生命的逝去。然而,伟大如你我,平凡中总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匆匆
   
    每天清晨,来不及与家人道别,便匆匆走在上班路上;
    每顿午餐,来不及细嚼慢咽,便匆匆回到工作岗位;
    每个傍晚,来不及回家,便匆匆迎接突然的加班。
    每一次精疲力竭之后,我们都会怀疑当初填报志愿时的选择是对是错;而在每一次看到病人的康健之后,我们更加坚定了继续战斗的信念。也是在这个时候,体会到一种“苦中作乐”的美味。
   
回家
   
    一天24小时,有12小时在医院度过。因此,上班不像去上班,而像回家。白大衣,不再是一个符号(医务人员),更像一件居家围裙,穿上它,开始一天的“家务劳动”。因为有种回家的感觉,所以,每一项工作,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最好。每一位患者,都要被认真检查,因为他们如家人;每一条医嘱,都要反复斟酌,因为家人要用;每一项记录,都要条理清晰,因为是有关家人的记录。

    每一项决定之前,每一次操作之前,我们都去想这样一个问题:下面我面对的这位患者,如果是我的父母,我该怎么做?答案不言而喻。本应明确的是非观,有时因为懈怠,变得模糊不清。换位思考,富有同理心,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每位患者,那么,慎独之为,不请自来。

    这就是,回家的感觉吧。

无愧于心
  
    有人说,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比拿下一座城池还要难。

    人与人打交道,误解在所难免。有时是患者对医护的误解;有时是医护对患者的误解。前者,更加可怕。被误解的次数多了,连解释都会变得多余!那就干脆不去解释,只是去做!尽心,尽力!直到他们的眼神从愤怒变得平和,再变的感激!语言,有时是一剂增进感情的良方,有时,也是激化矛盾的利器。在适当的时刻讲合适的话,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此门艺术,任重道远,需慢慢修炼。

    控制好情绪,变得更加温和。

    有一种温和,大概是看着他们愠怒的脸庞,报以无言的微笑;听着喋喋的指责,报以平静的聆听,然而,心中波澜不惊。之后依然为他们翻身,清洁,无怨无悔。棱角,或许不再是善变的情绪与张扬的外表,执着的信念,坚持正义,尽职尽责,问心无愧,才是不能被磨平的菱角吧。


盛装之下的庄严

    我从未觉出这项职业的伟大,直到生死面前,有人做好牺牲的准备。

    “中东呼吸综合症”,近来对它的讨论,甚嚣尘上。它从韩国悄悄的来到中国,然后被隔离在中国南方的某家医院。它是否还会如2003年的非典一样,席卷全国?任谁都无法预言未来会怎样。无疑,在如此可怕的疾病面前,冲在一线的是医务工作者。外界,颂扬的歌声,会再次响起。然而,只有我们知道,不惧死亡,向前冲,是职业的使命。当我们踏进医院之时,便以站成牺牲的姿势!此刻,沉重的不只是身上的那件隔离衣,还有战胜疾病的使命!危难时刻,身着这与众不同的盛装,唯有庄严相伴左右。我们不怕,因为是医护!


尾声
  
    当然,平凡与忙碌,才是我们工作的主旋律。在这里,我们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忍耐千篇一律的疲惫。因为有信念与责任,从未选择离开。我们都还年轻,却已看过许多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足不出院,就已走过万里长征。无数的夜晚,我们守候到黎明;无数的节日,我们奔波在路上;无数的风景,我们错过在春天里;无数的日子,我们在这里度过。然而,我们不曾后悔,青春的日子里,有这许多的故事经过。我们的过往,没有跨过大江大河,没有去过许多地方。然而,我们却在生命与生命之间,架起桥梁。我们是生命的卫士。这样的青春,低调却也辉煌。

    幸运,自己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偶尔有泪洒下,矫情却不悲伤。感谢青春,带我来到这个地方,看生命,美丽的模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盛装之下的庄严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