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员工版科学研究 重点学科建设详细

记“肿瘤微创科连续两天成功抢救两位危重患者”

发布时间:2017-09-01 17:39 本文来源: 肿瘤微创科 供稿: 研究生 李霄
    我是一名2017级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刚入院的第一个周日,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科室。突然,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是护士站打来的,电话那头传来抢救病号的呼喊声,一个肺癌晚期的病人突发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血氧饱和度一直下降,医生护士立即进行吸氧、吸痰、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注射抢救药品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并立即请麻醉科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和ICU医生会诊。经过抢救,最终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范围,呼吸困难得到改善,待稳定以后,立即转入ICU进行后续的治疗。第二天也就是周一,早晨开完晨会,大家跟随主任查房,突然护士的呼叫声打破了主任和病人交谈的和谐氛围,一个肾癌肺转移的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医生护士立即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心肺复苏,注射抢救药品等一系列抢救措施,请麻醉科医生气管插管、ICU医生会诊,同时,向家属告知病情。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抢救,最终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后转入ICU继续治疗。
    
    作为一名刚入院的在读研究生,能够连续两天参与抢救两个不同病号,这种机会实属难得,更值得庆幸的是这两个病人都能在医护配合和多学科参与下最终抢救成功。对我个人而言,虽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争分夺秒抢救场景,难免会有些恐慌,但是从整个抢救过程来看,医生和护士配合的那么默契,抢救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整个过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以后再遇紧急情况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存活的患者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2%~15%的抢救成功率。这两个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成功,并顺利转入ICU进行后续治疗。主要得益于:一、医院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临床基本技能是临床医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注重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当遇到需要抢救的患者时,规范的基本技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二、科室医护配合默契;三、多学科会诊到位及时,抢救一个危重病号,需要各个科室之间的积极配合。以这两次抢救病号为例,在抢救开始,就迅速联系麻醉科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与此同时请ICU医生会诊,在很短时间内,两个科室的医生抵达抢救现场,投入抢救,给予指导,争分夺秒的协助抢救,尽最大努力把患者从死亡线上给拉回来。最重要还有科室的防范意识强,抢救车中的抢救物品齐全完备,再就是多学科之间的鼎力相助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以一名学生的身份还是一名刚进临床的实习医生的身份,通过参与这两次抢救病号的经历,使我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第一,重视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平时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操作,在医院组织的技能培训中,用心去练习各种操作,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抢救病号的时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现在是知识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不被淘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时时处处学习,才能使自己耳聪目明,永不落伍。自己作为一名刚入院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加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要学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学习理解医疗卫生法律知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适应自己的岗位,更好的工作。第三,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俗话说“医者仁心”,所以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端正工作态度,科学、严谨、求实,责任感,不怕苦,不怕累,工作中遇到难以应对的问题时,主动虚心向他人请教。第四,加强团结协作,医疗工作本身就是团队工作,任何一项医疗工作的完成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正确处理好和领导同事的关系,尊敬上级领导,服从领导的安排,对待同事要团结宽容,互相帮助。我相信通过自己在各方面的努力,能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或者学习生活上达到更高的层次。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记“肿瘤微创科连续两天成功抢救两位危重患者”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