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医学硕士毕业前查出尿毒症 父母瞒儿做配型
如果不是今年年初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28岁的医学硕士王艳伟或许已经成为一名医生,像其他“白大褂”们一样挂着听诊器,来回奔波于各个病房。但医生与患者角色的转换,往往不需太长时间。
王艳伟来自临沂市郯城县泉源乡李五湖村,父母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寒门学子,王艳伟身上维系着一家人对未来的希望。然而毕业前的一次诊断,让他深陷尿毒症的病痛之中。为救儿子,父亲王广峰决定捐肾。下周一(12月24日),父子俩将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肾移植手术。
□本报记者 高明兴 实习生 刘佳美
A
毕业前查出尿毒症医学研究生被迫中断学业
“我喜欢这身白大褂!”21日上午,王艳伟躺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科的病床上,望着过道里不时穿梭而过的医生护士,直言自己有些许感伤。
8年前,王艳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滨州医学院。本科毕业后,他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苏州大学医学部的研究生。在校期间,王艳伟学习成绩优异,曾是陈明斋奖助学金获得者。本来今年6月份王艳伟就可顺利毕业,并留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就在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时,命运却偏偏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今年2月初的一天,王艳伟突然感到身体异常疲乏,而且出现头疼和呕吐等症状,不过当时他并没有在意。可是没过几天,王艳伟便感觉症状在加重,双下肢严重水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赶紧去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结果显示,他竟然患上了尿毒症。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将王艳伟一家平静的生活打破。王艳伟说,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维系着全家人的希望,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时,尿毒症这个恶魔却悄然袭来,他因此耽误了论文答辩,不得不办理了休学,开始踏上求医之路。
B
父母瞒着儿子偷偷做肾移植配型父子配型成功
王艳伟的父母王广峰与朱现芳的学历都不高,两人常年在老家郯城县务农,家境贫寒,朱现芳还患有肾病。但家贫出孝子,王艳伟从小就很争气,不但在2004年考上了滨州医学院,随后又考入苏州大学医学部读研究生,这一度在村里成为美谈。
在被查出患尿毒症前,28岁的王艳伟已经在苏州大学读到了研究生三年级。品学兼优的他考取了医师证,还没毕业就已经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聘成功。王广峰说,虽然家里过得并不富裕,但一想到儿子即将毕业,他和妻子就觉得未来的日子特别有盼头。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切美好愿望都因王艳伟患病而破灭。
被诊断为尿毒症后,王艳伟曾在苏州、青岛等地辗转就医,但高昂的住院费和医药费很快让这个贫苦的家庭捉襟见肘。为了给王艳伟做透析,父亲王广峰四处筹措医药费,家里越来越困难。靠透析维持生命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眼看着儿子遭受病魔的折磨,父亲王广峰坐不住了。在得知只有换肾才能维持儿子的生命后,他和妻子都决定把自己的肾捐给儿子,但王艳伟却坚决反对,“本该是我尽孝道,不能让我的病拖累了父母!”
在王艳伟透析期间,王广峰和朱现芳瞒着儿子偷偷做了配型,结果父亲王广峰和王艳伟配型成功,作为一名健康供肾者,他可以把自己的肾脏移植给儿子。
C
医院减免部分诊疗费用手术时间初步定在下周一
配型成功后,巨额的手术费用让已经债台高筑的王家人再次陷入困境。
“上哪弄那么多钱呀?自从王艳伟患病以来,我们已经花费了十多万元,亲戚朋友都借遍了。”王广峰说。
王广峰的这份忧虑很快得以消解。王家人的大爱之举和特殊家境感动了众多热心人,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王艳伟也被省慈善总会列入2013“情暖万家”慈善救助的特困户之一。经过多方协调,12月13日,王艳伟来到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
初步估算,王艳伟的手术费用约需10万元。作为山东省慈善医院,省千佛山医院特意从亲体肾移植慈善救助项目中拨出3万元用于王艳伟父子进行亲体肾移植手术。其余费用由省“情暖万家”慈善救助金垫付,出院后王艳伟所在的苏州大学还将为其报销一部分。
12月21日上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再行爱心善举,从医院慈善救助基金里拿出5000元给等待亲体肾移植的王艳伟。省千佛山医院副院长于振海表示,医院将继续关注王艳伟的救治情况,同时按照医院惠民政策为他减免部分诊疗费用。
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门同义透露,手术时间初步定在12月24日。
D
责任感支撑着他 “病好后我会做个好医生”
21日上午,颈部插着导管的王艳伟坐在泌尿外科的病床上,父亲王广峰坐在旁边的板凳上。他们手腕的腕带上分别写有“尿毒症”和“健康供肾者”的字样。“把肾移植给孩子,是我应该干的,没啥。”王广峰身材瘦弱、不善言谈,说出这句话时,他看向儿子的方向,王艳伟也向自己的老父亲抿嘴一笑。
深陷病痛之中的王艳伟有一段时间情绪非常低落,他一度怀疑自己以后还能否健康地工作和生活,能否孝顺操劳一生的父母以及撑起这个贫困的家。但看着面前慈祥的父亲王广峰,王艳伟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要求他不能被击垮,而应选择坚强地面对。最终王艳伟振作起来,每到治疗间隙就拿出书本学习。他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够读到研究生非常不容易,何况他还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没有丝毫理由可以放弃。
“我虽然现在生病了,在时间和精力上和正常人没法比,可我仍然希望完成学业。”王艳伟告诉记者,早在8年前刚开始学医时,他就在心底多次默念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好医生。虽然现在生病了,但这分信念不会改变。
“病好后会做个好医生,治病救人。”王艳伟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