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发布时间:2008-07-10 00:00
分享到:
为了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深化“两好一满意”活动,在院党委大力支持下,医院工会及客服办于7月6日组织我院抗震救灾前线队员、心连心病房医疗人员及部分媒体记者在美丽的青岛海畔,进行专题座谈。
会议由工会于建国主席主持,院党委柳春杰书记出席并做了重要发言。
7月的青岛海畔,碧波荡漾,凉风习习,宁静而悠远。而岸边青岛疗养院的会议室里,每个人却是新潮澎湃,涌动不已。首先,于主席提出了本次会议的三个目的:一是让前线医疗队员心理上得到一定调整和放松,二是总结前一时期我院前后方的抗震救灾工作,提炼精神,深化“两好一满意”活动,三是借此机会特别感谢为抗震救灾工作尤其是为我院宣传报道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媒体记者。在座谈开始前,客服办的同志播放了一段全国人民特别是我院抗震救灾工作的珍贵视频。伴随着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我们再一次听到了全国人民“中国坚强”、“中国人的脊梁是压不垮”的豪言壮语,潸然泪下,感人至深;再一次重温了我院医疗队员义无反顾、奔赴前线的身影,仿佛又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无烟的战场;再一次目睹了院领导们深夜赶往医疗队员家中嘘寒问暖的场景,一声声温情的话语,一句句真挚的感谢如细雨浸入心田;再一次回放了医疗队员载誉归来与同事们激情相拥、热泪纵横的感人画面;再一次聆听了灾区伤员转入我院时那震耳发聩的加油声、问候声……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震撼,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会上,张成琪副院长首先代表医疗队员做了专题发言。张院长在5月28日接到卫生厅的紧急通知后,放弃了几天后即将进行的博士论文答辩,顾不得爱人在外地、孩子将要进行的高考,毫不犹豫的赶赴四川灾区。临行前,卫生厅包文辉厅长在做战前动员时特别要求张院长,一要平安将队员带回来,二要圆满完成任务,三要发扬山东人民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在灾区工作近一个月,张院长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临行前的诺言。在发言中,张院长重点介绍了医疗队员们在灾区的生活工作情况。由于任务紧迫,队员们在前往灾区时大多仅仅带了些洗刷用品、方便面、火腿肠及感冒药等,这对于担任省卫生厅驻川指挥部临时党总支副书记、平武县临时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的张成琪院长来说,要面对90人的山东医疗队的吃喝拉撒睡等问题,压力可想而知。一个人一日三餐吃方便面、矿泉水吃上一天还行,但连续这样超不过3天,就餐时再看到这些往往就会反胃呕吐,而我们的队员在下乡走村串户时往往还是只能带着这些东西;灾区的前两个周,队员们无法洗澡,这对队员们尤其是女同志们绝对是一个精神上的考验;灾区的温差特别大,白天可以达到45度,酷暑难耐,许多队员出现腹股沟糜烂等现象,只能偷偷涂点药膏,而晚上盖着两床被子还瑟瑟发抖,许多队员都换上了感冒;灾区多雨,帐篷难以遮挡,被褥往往被雨水打湿,而到达灾区两周后,队员们只能睡在马路边,过往的车辆轰隆作响,车轮就贴着帐篷驶过,恐惧、噪音令队员难以无法入睡。这样的生活环境和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体会。南坝是整个灾区最艰苦的地方,我们的队员们的帐篷就搭在半山坡。有一次余震的时候,连驻守官兵都撤离了,但我们的医疗队员却仍然坚守在那里,甚至连让人反胃的方便面、矿泉水都没有。医疗队由省内各地市的医疗机构组成,让谁去不让谁去着实让张成琪院长犯难了。关键时刻,我们千医的队员站了出来!呼吸内科王英田同志悄悄的在张院长的床头留下一封信,请求张院长把自己派到最艰苦的南坝去,让张院长万分感动。这就是我们千医人,这就是我们千医精神!临近从灾区返回时,儿子打电话给张院长哭诉:爸爸,高考时您不能陪我,我要填志愿了您回来吧?说到此时,张院长哽咽了,参会的同志们也已是唏嘘一片。正是凭着这种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意志,我们第一批队员创造了山东医疗救援队抗震救援的三个第一:作为外省医疗救援队,第一个进入都江堰市、第一个进入重灾区南坝镇、第一个进入平武县城,圆满完成了救治伤员、抢救生命的任务。在平武县工作的医疗队涉及4个省,23支医疗队,欢送抗震医疗队员仪式上,唯一一支代表医疗队发言的就是我们山东医疗队,并收到了平武县赠送的六面锦旗。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灾区人民的高度认可!
感染管理科季桂喜主任在发言中几乎是一直在声泪俱下。她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些自己该做的事情,却赢得了很多很多的爱。季主任简单回顾了一下自己灾区工作的前前后后,包括帮助灾区群众生活和健康教育、疾病防疫等等。工作期间,共进行健康教育2000多人次,门诊楼700多人次,换药200余人次,圆满地完成了医院交付的任务。作为与张成琪院长在灾区一起工作过的亲密战友,普外两腺外科顾禾主任及呼吸内科王英田医师也对张院长的发言进行了补充。顾主任在临行前他的老父亲就已被查出癌症晚期,但他义无反顾,舍家为国,毅然赶赴前线。会上展示了顾主任的两幅相片:一幅是他累得坚持不住时倚墙入睡的画面,一幅是他翻山越岭时两双鞋子被磨得支离破碎只能用绷带一绑继续赶路的画面,感人至深。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顾主任向所有诠释了什么是大忠,什么是大孝!顾禾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前线抗震救灾工作能够获得社会各界如此高的评价,是与张成琪院长的协调工作分不开的:第一,张院长将山东省所有抗震救灾医疗队组织成一个整体,队员所带所有食品集中起来统一调配,大家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人心被凝聚起来。第二,严明纪律,通过多次开会,反复沟通,确保山东医疗队以良好的形象展现给灾区群众。第三,以身作则,身患感冒依然坚持工作,多少个夜晚,当其他同志都已入睡后张院长还在打电话发短信,多方沟通协调,为队员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大众日报张中海主任在发言中说,虽然自己没有亲赴前线,但灾情发生后自己就一直关注着卫生系统特别是我们千医的抗震救灾工作。通过自己调查采访知道,在山东医疗界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千医是派出队员最多、连续时间最长的医疗单位,对于抗震宣传工作,我们千医保存和发布的资料也是最全面、最完备和水平最高的。通过抗震救灾这一事件,展示了我们千医精神、山东精神、民族精神,自己的灵魂也受到了一次洗涤。同时,张主任提出,每一个都要享受生活,创造生活,但不可枉活一生,每个人都必须为民族大业尽一份力。齐鲁电视台周昕记者曾在前线做过现场采访,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灾区,只要一提自己是山东人,就会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反映出了灾区人民对我们山东人的充分认可。而且,在前线工作期间,切实感受到了我们卫生系统白衣天使的敬业精神。
最后,党委柳春杰书记做了重要发言。柳书记指出,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充分发扬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伟大胜利。医院安排本次座谈,目的是回顾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一步深化提炼千医精神并永远保持下去,同时希望归来队员身心尽快康复,与全院职工一道进一步完成医院目前及今后的各项工作。柳书记重点谈了自己的三点认识:一是通过本次抗震救灾工作展示了我们千医人的伟大精神。当祖国需要、生命呼唤的时候,我们千医人站出来了,冲上去了,也奉献了。在前线山崩地裂、地动山摇、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下,我们的队员舍小家、顾大家, 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倾尽全力,倾其所有,积极救助灾区的伤病员,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书写了壮丽的诗篇。而我们后方的同志们,积极捐款捐物,党员干部踊跃缴纳特殊党费,累计达40多万元,数量之多,范围之大,在千医的里上上都是空前的。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千医人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同时,在接受灾区伤病员的转入过程中,我院为他们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以最优质的服务来救治他们,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充分认可。我们前线医疗队员的工作也得到了省委、省厅的高度认可,23名队员中有5人荣立二等功,18人荣立三等功,并有5人火线入党。他们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高尚精神,将永远载入千医和灾区的史册;二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推动“两好一满意”工作的深入开展。一直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对卫生系统还存在一些误解。目前,政府正在积极解决医疗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从主观上讲,我们医疗系统确实存在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和收费不尽合理等问题,这正是导致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省卫生厅非常重视,今年提出的“两好一满意”活动涵盖了医院工作的全部方面,我院也正在积极开展推进本项工作。具体到我们千医的工作实际,除了要发扬胡总书记提出的24字精神之外,还要加一条,就是“关爱生命”。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伟大胜利,这种精神是推动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保证我院完成抗震救灾任务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我们医院今后加快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我们全院职工用汗水和生命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不断发扬下去,并且在实践当中要不断丰富和创造,完善和创新。三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第一,要根据卫生厅及医院党委的要求,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第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推动“两好一满意”活动的深入开展。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自查群众不满意的地方,逐项逐一加以改进。第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迎接奥运会的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保障生产生活安全,要把这项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奥运期间要杜绝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第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完成灾区家园重建工作。
最后,柳书记希望各位队员以本次座谈会为一个新的起点,与全院干部职工一起继续以抗震救灾精神来立足本职岗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再创新业绩,让爱心奉献、大爱无疆精神永存!
客服办 毛瑞锋
2008-7-7
会议由工会于建国主席主持,院党委柳春杰书记出席并做了重要发言。
7月的青岛海畔,碧波荡漾,凉风习习,宁静而悠远。而岸边青岛疗养院的会议室里,每个人却是新潮澎湃,涌动不已。首先,于主席提出了本次会议的三个目的:一是让前线医疗队员心理上得到一定调整和放松,二是总结前一时期我院前后方的抗震救灾工作,提炼精神,深化“两好一满意”活动,三是借此机会特别感谢为抗震救灾工作尤其是为我院宣传报道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媒体记者。在座谈开始前,客服办的同志播放了一段全国人民特别是我院抗震救灾工作的珍贵视频。伴随着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我们再一次听到了全国人民“中国坚强”、“中国人的脊梁是压不垮”的豪言壮语,潸然泪下,感人至深;再一次重温了我院医疗队员义无反顾、奔赴前线的身影,仿佛又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无烟的战场;再一次目睹了院领导们深夜赶往医疗队员家中嘘寒问暖的场景,一声声温情的话语,一句句真挚的感谢如细雨浸入心田;再一次回放了医疗队员载誉归来与同事们激情相拥、热泪纵横的感人画面;再一次聆听了灾区伤员转入我院时那震耳发聩的加油声、问候声……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震撼,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会上,张成琪副院长首先代表医疗队员做了专题发言。张院长在5月28日接到卫生厅的紧急通知后,放弃了几天后即将进行的博士论文答辩,顾不得爱人在外地、孩子将要进行的高考,毫不犹豫的赶赴四川灾区。临行前,卫生厅包文辉厅长在做战前动员时特别要求张院长,一要平安将队员带回来,二要圆满完成任务,三要发扬山东人民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在灾区工作近一个月,张院长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临行前的诺言。在发言中,张院长重点介绍了医疗队员们在灾区的生活工作情况。由于任务紧迫,队员们在前往灾区时大多仅仅带了些洗刷用品、方便面、火腿肠及感冒药等,这对于担任省卫生厅驻川指挥部临时党总支副书记、平武县临时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的张成琪院长来说,要面对90人的山东医疗队的吃喝拉撒睡等问题,压力可想而知。一个人一日三餐吃方便面、矿泉水吃上一天还行,但连续这样超不过3天,就餐时再看到这些往往就会反胃呕吐,而我们的队员在下乡走村串户时往往还是只能带着这些东西;灾区的前两个周,队员们无法洗澡,这对队员们尤其是女同志们绝对是一个精神上的考验;灾区的温差特别大,白天可以达到45度,酷暑难耐,许多队员出现腹股沟糜烂等现象,只能偷偷涂点药膏,而晚上盖着两床被子还瑟瑟发抖,许多队员都换上了感冒;灾区多雨,帐篷难以遮挡,被褥往往被雨水打湿,而到达灾区两周后,队员们只能睡在马路边,过往的车辆轰隆作响,车轮就贴着帐篷驶过,恐惧、噪音令队员难以无法入睡。这样的生活环境和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体会。南坝是整个灾区最艰苦的地方,我们的队员们的帐篷就搭在半山坡。有一次余震的时候,连驻守官兵都撤离了,但我们的医疗队员却仍然坚守在那里,甚至连让人反胃的方便面、矿泉水都没有。医疗队由省内各地市的医疗机构组成,让谁去不让谁去着实让张成琪院长犯难了。关键时刻,我们千医的队员站了出来!呼吸内科王英田同志悄悄的在张院长的床头留下一封信,请求张院长把自己派到最艰苦的南坝去,让张院长万分感动。这就是我们千医人,这就是我们千医精神!临近从灾区返回时,儿子打电话给张院长哭诉:爸爸,高考时您不能陪我,我要填志愿了您回来吧?说到此时,张院长哽咽了,参会的同志们也已是唏嘘一片。正是凭着这种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意志,我们第一批队员创造了山东医疗救援队抗震救援的三个第一:作为外省医疗救援队,第一个进入都江堰市、第一个进入重灾区南坝镇、第一个进入平武县城,圆满完成了救治伤员、抢救生命的任务。在平武县工作的医疗队涉及4个省,23支医疗队,欢送抗震医疗队员仪式上,唯一一支代表医疗队发言的就是我们山东医疗队,并收到了平武县赠送的六面锦旗。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灾区人民的高度认可!
感染管理科季桂喜主任在发言中几乎是一直在声泪俱下。她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些自己该做的事情,却赢得了很多很多的爱。季主任简单回顾了一下自己灾区工作的前前后后,包括帮助灾区群众生活和健康教育、疾病防疫等等。工作期间,共进行健康教育2000多人次,门诊楼700多人次,换药200余人次,圆满地完成了医院交付的任务。作为与张成琪院长在灾区一起工作过的亲密战友,普外两腺外科顾禾主任及呼吸内科王英田医师也对张院长的发言进行了补充。顾主任在临行前他的老父亲就已被查出癌症晚期,但他义无反顾,舍家为国,毅然赶赴前线。会上展示了顾主任的两幅相片:一幅是他累得坚持不住时倚墙入睡的画面,一幅是他翻山越岭时两双鞋子被磨得支离破碎只能用绷带一绑继续赶路的画面,感人至深。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顾主任向所有诠释了什么是大忠,什么是大孝!顾禾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前线抗震救灾工作能够获得社会各界如此高的评价,是与张成琪院长的协调工作分不开的:第一,张院长将山东省所有抗震救灾医疗队组织成一个整体,队员所带所有食品集中起来统一调配,大家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人心被凝聚起来。第二,严明纪律,通过多次开会,反复沟通,确保山东医疗队以良好的形象展现给灾区群众。第三,以身作则,身患感冒依然坚持工作,多少个夜晚,当其他同志都已入睡后张院长还在打电话发短信,多方沟通协调,为队员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大众日报张中海主任在发言中说,虽然自己没有亲赴前线,但灾情发生后自己就一直关注着卫生系统特别是我们千医的抗震救灾工作。通过自己调查采访知道,在山东医疗界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千医是派出队员最多、连续时间最长的医疗单位,对于抗震宣传工作,我们千医保存和发布的资料也是最全面、最完备和水平最高的。通过抗震救灾这一事件,展示了我们千医精神、山东精神、民族精神,自己的灵魂也受到了一次洗涤。同时,张主任提出,每一个都要享受生活,创造生活,但不可枉活一生,每个人都必须为民族大业尽一份力。齐鲁电视台周昕记者曾在前线做过现场采访,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灾区,只要一提自己是山东人,就会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反映出了灾区人民对我们山东人的充分认可。而且,在前线工作期间,切实感受到了我们卫生系统白衣天使的敬业精神。
最后,党委柳春杰书记做了重要发言。柳书记指出,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充分发扬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伟大胜利。医院安排本次座谈,目的是回顾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一步深化提炼千医精神并永远保持下去,同时希望归来队员身心尽快康复,与全院职工一道进一步完成医院目前及今后的各项工作。柳书记重点谈了自己的三点认识:一是通过本次抗震救灾工作展示了我们千医人的伟大精神。当祖国需要、生命呼唤的时候,我们千医人站出来了,冲上去了,也奉献了。在前线山崩地裂、地动山摇、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下,我们的队员舍小家、顾大家, 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倾尽全力,倾其所有,积极救助灾区的伤病员,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书写了壮丽的诗篇。而我们后方的同志们,积极捐款捐物,党员干部踊跃缴纳特殊党费,累计达40多万元,数量之多,范围之大,在千医的里上上都是空前的。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千医人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同时,在接受灾区伤病员的转入过程中,我院为他们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以最优质的服务来救治他们,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充分认可。我们前线医疗队员的工作也得到了省委、省厅的高度认可,23名队员中有5人荣立二等功,18人荣立三等功,并有5人火线入党。他们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高尚精神,将永远载入千医和灾区的史册;二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推动“两好一满意”工作的深入开展。一直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对卫生系统还存在一些误解。目前,政府正在积极解决医疗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从主观上讲,我们医疗系统确实存在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和收费不尽合理等问题,这正是导致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省卫生厅非常重视,今年提出的“两好一满意”活动涵盖了医院工作的全部方面,我院也正在积极开展推进本项工作。具体到我们千医的工作实际,除了要发扬胡总书记提出的24字精神之外,还要加一条,就是“关爱生命”。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伟大胜利,这种精神是推动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保证我院完成抗震救灾任务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我们医院今后加快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我们全院职工用汗水和生命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不断发扬下去,并且在实践当中要不断丰富和创造,完善和创新。三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第一,要根据卫生厅及医院党委的要求,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第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推动“两好一满意”活动的深入开展。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自查群众不满意的地方,逐项逐一加以改进。第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迎接奥运会的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保障生产生活安全,要把这项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奥运期间要杜绝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第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完成灾区家园重建工作。
最后,柳书记希望各位队员以本次座谈会为一个新的起点,与全院干部职工一起继续以抗震救灾精神来立足本职岗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再创新业绩,让爱心奉献、大爱无疆精神永存!
客服办 毛瑞锋
2008-7-7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