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责任 品质 爱心 奇迹(二)

发布时间:2009-05-20 00:00
     品质,提供生命保障
    
     “医疗质量的提高,需要医、技、药、护全方位一体化的支持。” 院长袭燕这样强调。实行临床药师制,规范合理用药;通过实验室ISO15189 认证,促进检验规范化;以病理质控中心为龙头,提高病理质量。“精确的技术检验,是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医技科室水平过硬了,临床医疗水平提高才有基础。”
    
     院长袭燕特别提到病理质量控制。同样是癌,每个患者的病理切片图像各不相同,不同的疾病有时却表现为相似的图像,很容易造成误诊。 尤其手术中的快速冰冻诊断,手术台上,临床医生取出病灶组织后,要求病理医生 20分钟内作出结论。如果经验不足判断失误,将本来只需局部切除就可以解决的良性肿瘤误判为恶性,若病灶在卵巢,会将子宫一同拿掉;在乳腺,会做根治手术;在肢体,甚至被截肢致残……所以病理医生又被称为“医生的医生”。
    
     来到千佛山医院病理科的病理标本取材室,浓重的甲醛(福尔马林)气味扑面而来。除了需对活体组织进行切取检查,病理医生还要亲自动手清理检材中的血污、粪便等。在病理资料室,一摞摞装订成册的病理检查报告单,数不清的装满病理切片和蜡块的小抽屉,这些都是病理科医师们多年的工作积累,凝聚着医师们多少汗水和心血,也映射出他们作为幕后英雄必不可少的严谨治学态度。
    
     病理科主任孙青在病理学界有口皆碑。 她不仅以其严格的科学管理、高质量的内涵服务和高水平的诊断技术赢得了病患者和临床医生的信任,她所在科室还被山东省卫生厅批准为山东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被济南市卫生局指定为济南市医疗事故尸体解剖唯一定点单位。 2005 年,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聘请了一位中科院院士做名誉顾问。当谈到为何选择千佛山医院时,院士说:“因为孙青在这里。”
    
     2005 年,来自偏远农村的李存(化名)夫妇24 岁的儿子得了甲状腺肿瘤。他们跑遍了平日不敢奢望的北京7 家大医院,对于是否为癌症,7家医院各有论断。眼看儿子日渐憔悴,李存夫妇只有背地里落泪。“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病理科诊断水平高。” 有人提醒。抱着一线希望,李存夫妇找到孙青。看过切片后,孙青诊断为甲状腺包裹性乳头状癌。“此肿瘤虽然是癌,但愈后相当于良性,一般不危及生命,仅服用甲状腺素治疗即可。”听了孙青详细、耐心的讲解,夫妇俩豁然开朗,“扑通”就跪在了她脚下。
    
     作为全省病理质控中心,千医还担负着对各地医院的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疑难病理会诊,举办全省临床病理技术比赛,提高病理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任务,在全省的病理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说到幕后英雄,麻醉科也是其中的一个。“其实,许多人都不知道,我们麻醉科的工作人员都是全程跟踪的,从手术前一直要到手术结束。”麻醉科王月兰主任告诉笔者,随着观念的变化,现在麻醉已经从单纯的术中安全转到围术期的安全。麻醉是手术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保证手术安全,麻醉师亲自到病房接病人到手术室,核对手术部位,诊断病人的病情病种,以制定最有效的麻醉方案。
    
     目前该院麻醉科拥有先进的Drager系列麻醉机、多导生命监护仪等硬件设施;除了可以开展各科手术的麻醉、无痛腔镜类、介入、微创等日间手术的麻醉,尤其在器官移植术麻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2009年2月26 日,我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全国TCI(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技术培训基地在该院揭牌。与传统给药方式比较,该技术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和用药时机,可控性好,安全性更高。
    
     “现在的麻醉技术真的很高超,时间都把握得很准,我老伴儿做完手术,还没到病房就已经清醒了,让我们当时就放心了!”一位患者这样评价。
    
     显然,这些技术科室的绝活,老百姓平时不了解也不关注,而恰恰正是这些幕后英雄,为医疗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学家也许更多地付诸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与热烈的感情于一身。”这是医学专家郎景和教授的一句话。也就是说,无论做一名优秀的医生还是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还应该有一颗炽烈的、善良的心,细腻敏锐的心。
    
     以透析室为例。透析护士接触的都是一个甚至多个脏器衰竭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容不得一点点闪失,每天8 个甚至 10个小时的工作,必须始终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迅捷的应急反应力;每15 分钟巡视病人一次,从病人面部表情中预测到血压的下降,从患者额头的汗水中预测到血糖的降低,不能有一点点懈怠。透析室护士长告诉我们:一天下午3点 10分左右,一名重度有机磷中毒的16 岁少年在经过洗胃等内科处理后,被送进血液净化室。此时,少年已处于深度昏迷,血胆碱酯酶已降至500mmol/L ,望着少年父母那焦急的眼神,看着因担心而陆续赶来的众多亲友,从早上7点10 分就已上班的透析护士忘却了疲劳,立即投入到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吸氧、心电监护、穿刺血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突然,病人呼吸频率发生改变,不好!病人有呼吸骤停的可能!护士立即打电话通知麻醉师来行气管插管,电话刚放下,病人呼吸已停止,患者心率由128次/分,迅速降至96次/分,74次/分,52次/分,脸色由红润变为青紫,血氧饱和度由99% ,快速降至 69% ,见此情景,透析护士立即拿起事先已准备好的简易人工呼吸器,给少年行人工呼吸,随着一次次的人工呼吸,少年脸上的紫绀逐渐减轻,心率逐渐变快,血氧饱和度逐渐升至 82% ,5 分钟后,麻醉师赶到,给少年行气管插管,在随后的会诊中,ICU 解建主任说:“是你们的迅速反应确保了患者心跳没有停止,减轻了后期脑复苏的压力”。
    
     一位 89 岁的老人入住千医保健科后,天天自己打开水。护士长周叶英看着很心疼:老人年龄这么大,行动不便,万一被开水烫伤咋办?她和老人谈了话,每天帮助她打水。但是老人很固执,怎么也不肯,自己雇了陪人打水。几天后,老人又把陪人辞了,因为她一个人住习惯了,房间里多了一个外人睡不安稳。
    
     周护士长把老人的儿子找来,一块商量如何照顾老人。周护士长还是不放心,又把护士们召集起来,布置白班和夜班的护士关注老人的生活,不论她何时需要帮助,都要帮老人一把。而护士长她自己除做好日常工作外,不管白天晚上都要到老人床前看一看。
    
     为欠费的患者集资,给病人煮鸡汤、 过生日,为老年患者抠大便……像这样为患者排忧解难的事情数不胜数。
    
     今年1月27 日,肝胆七病区患者闫克超写信感谢千医人:“在住院的这段时间里,我和我的家人亲眼目睹了肝胆七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品行。术后,我身上的引流管较多,活动受限,护士们不厌其烦地帮助我按时翻身、拍背;有一段时间,我心情特别烦躁,对将来能否再像个正常人生活产生怀疑,看着满身的管子,看着监护仪跳动的数字,我真是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护士们察言观色,随时随刻关注着我,跟我聊天、鼓劲,帮助我树立起与疾病抗争到底的信心。我的第二次生命是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赐予的,我怎敢轻言放弃?当我一天天好转起来,科里大夫和护士的那股高兴劲比我还强烈。”
    
     这种发自内心的对病人的同情与理解、关心与安慰、肯定与支持,来自千医医护人员对自身职业的深刻理解和自觉付出。
    
     他们清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医务人员哪怕是不经意间流露出任何一点点轻视、厌倦、悲观、无助、嫌弃和不耐烦等情绪,都会在患者心里留下阴影,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古人说:“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千医人也清楚,白衣天使的桂冠不是轻易可以被承载的,它是用荆棘编就,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用心呵护,不断努力再努力,才无愧于这一神圣称号。
    
     “这是我的电话,有事给我打电话或到医院找我,随时都行。”面对患者,肾内科主任许冬梅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就拉近了医患关系。她从来不嫌弃患者的烦扰,有问必答,答必详尽;有求必应,应必真心。
    
     “只要是病人的事,病情发生变化,不管什么时间,即使是深夜,也一定打电话叫我,千万不要有顾虑。”这是肝胆外科主任李杰的作风。
    
     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病人,哪怕每天只完成一点点,也会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欣慰,这是千医人的共识。
    
     寥寥几个事例只是发生在千佛山医院诸多故事中的点滴,这只是千千万万次感动的缩影。也许它并不壮烈也缺乏豪迈,甚至你会觉得它太过普通,太过平凡,但正是这种普通平凡才渗透出医院的真诚与伟大,折射出人性中最璀璨的光芒。
    
     正是这种崇高的使命感,让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期待与信任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仅去年下半年,千医就收到表扬信 90 多封,院长信箱出现了零投诉,患者的满意度保持在97% 以上。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责任 品质 爱心 奇迹(二)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