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开展新型CRT-D植入技术救治终末期心衰患者

发布时间:2011-12-12 10:03 本文来源: 十七病区

近日,我院心内科闫素华主任医师率领团队成功为1例缺血性心肌病伴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患者植入具有无线遥测及家庭自我监测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起搏器(CRT-D)

 

患者系一名79岁老年男性,20余年前曾有心肌梗死病史,未系统治疗,5年前曾行冠脉搭桥术,术后1年病情尚稳定。但近4年患者反复因心衰发作住院治疗,平均每年住院次数达4次,经内科强化治疗后,病情可缓解,虽坚持服药,但病情仍不断进展。今年患者心衰持续加重,活动耐量明显下降,住院经系统正规地抗心衰治疗(包括新型的强心药物左西孟旦等),效果不佳,病情缓解不理想。以闫素华主任医师、王清主医师、穆伟副主医师、胡和生医师等组成的治疗团队经充分论证,认为患者具备CRT-D植入术的I类适应症。这种具有治疗心衰功能又有除颤功能的新型起搏器对慢性心衰伴有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难度很大,手术医生具备熟练的射频、起搏和冠脉介入等全方位介入治疗技能。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闫素华主任医师成功为患者心脏植入CRT-D,手术取得了理想效果,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缓解,活动耐量明显增加,日前已康复出院。同时,该患者植入的CRT-D具有无线遥测及家庭自我监测功能使随访更方便更安全,家庭监控仪通过无线信息交流随时监测患者肺部液体变化,在患者出现症状前2周预警患者心衰恶化,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图示患者CRT-D植入后影像图

 

据悉,心衰和心脏性猝死目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每年约有400 万人受到心衰的折磨,尽管各种药物的应用已使慢性心衰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但心功能严重的患者预后仍很差,1年死亡率高达50 %以上,5 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严重心衰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存在心脏收缩不协调。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最近10余年心衰治疗的最大进展之一,它可以纠正患者的这种收缩不协调状态,降低二尖瓣返流,提高射血分数,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症状,逆转心脏重构,延长寿命。CRT治疗心衰已获得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采用CRT技术治疗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比单纯药物治疗降低51%,同时使心衰患者的住院率下降29%,带有除颤功能的“D”装置也能准确识别室速或室颤,并及时进行抗心动过速治疗或电除颤,有效防止心脏性猝死发生。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提升我院介入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将为更多的心衰患者带来福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开展新型CRT-D植入技术救治终末期心衰患者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