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理念与服务同助,天使与健康同行

发布时间:2012-05-15 16:22 本文来源: 神经内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护理部给我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党委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秉承“敬畏患者,用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和“5+2、“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在病人多,人手紧的情况下,顶着巨大的风险压力,改革护理模式、深化专业内涵、细化服务流程,拓宽服务内容,不断探索服务患者的新举措、新技术。病区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现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转变护理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针对神经科病人的特点,我们从转变服务理念,改革护理模式入手,变功能制护理为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落实“包床到护”,把护士还给病人,护士由被动执行医嘱转变为主动观察病情,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交流。根据护士能力大小、经验多少分管不同的病人,做到人尽其用。推行12小时、8小时、4小时错时排班,建立了危重病人集中照护病房,由专人负责,确保病人安全。建立了流动护士工作站,将治疗台前移至病人房间,每个责任护士巡回在病人床前,做到随时观察病情。改变了传统的交班形式,创立了具有神经内科特色的“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改办公室交接为床边交接,每个包床护士将所分管病人病情在床边讨论汇报,并清楚的交给接班护士,责任护士有了“我的患者我负责”的概念,能够主动协调安排患者在院期间的治疗和检查,将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及时反馈给医生,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加深了医生对护士的依赖,护士专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责任感和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赢得了患者的高度信任。一位大爷亲切的说:住过这么多家大医院,就你们这里每个病房都有护士,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输液后睡觉没有人换吊瓶了

 

专业的照护促进了专科的发展,我牵头成立的心脑血管病护理健康教育小组和脑卒中筛查基地护理培训班,每月组织业务讲座,从神经科基础到神经科查体和定位诊断等影像学检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目前我们病区5年以上的护士都能正确判读脑血管疾病影像学病变部位。专业价值的提升大大激发了护士们的科研兴趣,我们研究的《健康教育路径化管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卫生厅立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首创的情景模拟教学,不仅专业性强,更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将我科日常工作展现给大家的同时,也激发了护士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对专科知识的渴求,深受实习生和进修生的好评。我科已经成为各级领导考察、参观交流、进修实习的必到之处,成为领导最放心的病房之一。

 

二、做好细节护理,提供感动服务。

曾经有人这样说“与人相处,最大的距离莫过于近在咫尺却犹如天涯!”,其实我们每天面对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性格脾气的患者和家属,很容易出现“相识容易、相处难”的尴尬局面,如何转变这种局面,唯有用我们的微笑、我们的坦诚、我们的真心和我们过硬的技术去改变。为此,病房开展了三全护理,一是全科护理,神经内科病人常伴发一种或多种疾病,且病情瞬息万变,要求护士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熟悉伴随疾病的护理。今年春节期间,一位多发性脑梗死伴房颤的病人,磁共振显示脑内多发病灶,心电图示房颤心律,病情危重,责任护士李明开对这些都牢记在心。年初三病人突然心跳呼吸骤停,李明开立即判断可能又发生了脑干梗死,在医生未到来之前,立即给予心肺复苏、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配合医生给予尿激酶溶栓、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等一些列抢救措施…...最终病人转危为安,家属感动的说:是你们护士给了病人第二次生命二是全程护理,即从病人入院时的真诚相迎,康复期的全程照护,到出院时热情相送,连续无缝隙的提供全程护理。三是全方位护理,在病房内,护士既要关注病情的细小变化又要捕捉心理的细微反应;既要服务好患者,又要照顾好家属;既要关注病人的喜怒哀乐,又要帮助协调病人的家庭、社会关系,我们尽可能把工作做细、做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质护理打造的是服务品牌,创新的是服务意识,强调的是服务质量。记得有一次,一位患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老人,入院后没说过一句话,但是有一天护士小丁给她洗、剪完头发后,她突然拉着小丁的手说谢谢!到出院的时候,她已经能断断续续的唱歌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看到我们为他的老伴做生活护理时,含着眼泪说:“我们孩子没做的你们都做到了。这正是我们优质护理服务要追求的境界。

 

三、传递健康知识,拓展职业内涵。

针对脑血管病人特点,我们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病房完善了健康教育手册,将本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制作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悬挂在每个病室,并为每个病人制作了健康教育处方,把健康教育溶于工作中每个班次和每个环节。每月一次系列健康教育讲座,吸引了大批门诊、住院病人参加。为了扩大健康教育影响面,创建了心脑病健康促进博客,全时空地为患者提供系列讲座。为解决住院患者回家过渡期管理问题,对每个出院病人通过电话随访了解病人的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对随访结果如生活质量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干预。有位患者在接到随访电话时,非常意外,激动的说:“没想到你们将工作做到家了,也没想到我出院后还能得到你们的帮助…….通过实施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给病人传递了温暖和健康,同时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为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落实绩效考核,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两年来,不断深化质量管理理念,同时转变质控方式,让护士将落实核心制度的行为变成工作习惯。为此,将质控前移,护士长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CQI项目)对护理工作、护理流程中存在的或潜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完善,并随时检查与督导,发现护理缺陷,严格与奖金挂钩,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我们大力推动护理绩效向护理难度大、风险高的班次倾斜,实现了所有护士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大大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健康报记者孙梦对我科合同制护士刘佶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对我们的绩效考核给予了高度肯定。

 

五、取得的成效。

自活动开展以来,病人满意度由96%上升到99.8%,共收到病人表扬信30余封,陪人减少11%,铃声减少98%,健康教育知晓率达100%,堵安全隐患百余例。自今年3月份以来,对300余例出院病人进行了电话回访,回访率达100%。两年来共接受省内外参观200余人次,进修人员18人次。实现了零投诉、零差错、零纠纷的护理安全目标,为我院赢得了荣誉。

 

记得冰心老人这样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是啊!当看到一个个垂危的病人,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转危为安的时候,当看到家属高兴地迎接亲人回家的时候,当看到医生把信任又欣赏的目光投向我们护士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再累也不觉得苦,再委屈也值得。服务无止境,优质护理是长期的,我们将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拼搏,用真诚和爱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为千医的快速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谢谢大家!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理念与服务同助,天使与健康同行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