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省内首例跨血型肾移植在我院泌尿外科成功开展

发布时间:2018-04-13 15:24 本文来源: 泌尿外二科 供稿: 郭学文
    即使是ABO血型不相容,也可以进行肾移植手术!
   
    2018年4月9日,在门同义主任的主持和领导下,我院泌尿外科在母子血型配对并不相容的情况下,成功将一位60岁母亲的左肾移植给了32岁的儿子。此类跨血型肾移植手术,系山东省首例。




   
    2018年初,患者翟先生因“乏力”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能不全”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因不堪长期血液透析的痛苦,作为当地已经小有名气的骨科医生翟先生,经多方打听,于4月1日来到我院找到门同义主任,门主任仔细检查病人后,认为翟先生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需要长期透析或进行肾脏移植手术治疗。当其母亲获悉了“肾源严重短缺,等到合适的肾源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情况后,她自愿为儿子捐献肾脏进行手术。然而在术前检查中,却发现母亲与儿子的血型并不匹配,儿子翟先生为O型血,母亲李女生为A型血。
     
    根据医学常识,大家都知道即使是普通的输血,也需要首先保证供血人与受血人的血型匹配,不然就会发生严重的溶血排斥反应。同样,ABO血型相容也一直被视为器官移植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原则,而跨越血型障碍进行肾脏移植,此前在山东并没有先例。
     
    肾脏来源的紧缺,一直都是限制肾移植的最主要瓶颈,亲属活体肾脏捐献对肾源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缓解,但正是因为ABO血型不匹配,使得很多亲属想捐献的尿毒症患者在肾移植手术前被拒之门外,失去获得移植的机会。
     
    现在随着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技术的发展,国外率先开展了ABO血型不相容的实体器官移植,包括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和肺移植等。目前世界上以日本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数量最多。近年来,国内湖南、华西、上海、广州相继开展此项工作,但数量甚少,山东更是史无前例。

    门主任在前期赴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的基础上,带领我院泌尿外科肾移植团队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与肾移植领域内多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以及论证,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后,经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为患者翟先生与其母亲间进行ABO不相容的肾脏移植手术!

    在医务处主持下,门同义主任团队会同麻醉科、肾内血液净化科及输血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和时间表,对供、受者经认真评估、检查合格后,从术前第28天开始就针对受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疗及抗体处理,包括对抗血型抗体的特殊药物的应用、标准抗排斥药物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预使用;从术前第5天开始,根据受者抗体滴度水平,联合运用血浆双重滤过(DFPP)加血浆置换的方式,使相关抗体滴度降低到1:4(手术要求的抗体滴度在1:8及其以下水平),达到了实施手术的标准。
 
    2018年4月9日,为保证实施这一新技术“万无一失”,门同义主任亲自挂帅,并邀请国内著名ABO不相容肾移植专家王毅教授现场指导,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张晓明副主任医师、李现铎主治医师、唐冠宝医师通力协作,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和肾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现已术后三天,翟先生的肾功能在持续恢复中,每天尿量正常,血肌酐已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没有发生ABO不相容肾移植常见的异常凝血等严重并发症。




 
    据相关统计,尿毒症患者要等到血型、基因位点等条件完全匹配的肾脏出现,至少要等十年,因为供体的短缺,即使上述条件一般的匹配亦非易事。器官来源短缺,不仅是我国的现状,更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我国器官供需矛盾如此突出的现状下,亲属器官捐献模式仍然是很多肾病终末期患者的首选方式。此次我院跨血型肾移植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我院肾移植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还填补了我省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技术前景。

    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手术的开展和推广,将很大程度地缓解中国肾脏供体严重缺乏的现状,为饱受尿毒症折磨的患者增加1/3的肾脏供体,从而可以使更多的尿毒症患者得到接受肾移植的机会。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省内首例跨血型肾移植在我院泌尿外科成功开展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