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护绽芳华,首月谱新篇——山东援助青海护士生联军首月征程
时光如青海湖的水,看似平静,却在不经意间已流淌了一个月。转眼间,来到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援青工作已满一个月。在这片海拔3000多米的土地上,我深切感受到高原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与挑战性,也体会到当地医护同仁的坚韧与热情。一个月的时间,在忙碌与感动中悄然流逝,回首这段日子,点点滴滴都刻在了心里。
迎评攻坚,共筑三级基石
抵达次日便投入医院三级评审冲刺工作。在协助评审过程中,我与当地护理团队共同梳理制度流程,完善护理质控体系。面对评审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我们逐条对照落实,从护理制度修订到应急能力演练流程优化,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我与本地同事对照评审细则逐项梳理,修订制度16项,规范应急演练流程3项,在终审中护理板块零缺陷通过。当看到三级医院评审通过公示时,所有熬夜加班的疲惫都化作了欣慰的笑容。听到当地护理同事说“山东老师带来了标准化的理念”时,我深刻认识到援青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护理管理经验的深度融合。
教学相长,夯实专业根基
针对当地护理队伍年轻化的特点,开展专题培训3场,涵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气分析以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识别等实用内容。在呼吸功能锻炼教学查房中,采用“示范-实操”的模式,手把手指导护士掌握腹式呼吸训练技巧。我特别难忘专科护士考核时,一位从业10年的护士坦言 “第一次系统学习到血气分析的临床决策价值”,这让我意识到高原地区对规范化培训的迫切需求。同步开展的机动护士培训中,通过情景模拟提升应急能力,现已培养出海北州二院首批可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护理骨干。
党建引领,凝聚团队力量
作为一名党龄17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在高原上重温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每一次志愿服务、每一次集体学习,都让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在联合组织生活会上,一位当地的党员说“医疗援青是雪中送炭,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这番话让我对援青工作的政治意义有了更深领悟。日常工作中,我主动与当地同事结对互助,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这种双向的文化交融让团队更具凝聚力。
这一个月,经历了高原反应导致的彻夜难眠,见证了牧区患者辗转求医的艰辛,也收获了无数声真挚的感谢。这一个月,有汗水,有疲惫,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青海的蓝天、雪山、淳朴的人们,都深深印在我的心里。我深知,援青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爱与希望的播种。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专业和热情,在这片土地上书写更多温暖的故事。高原虽寒,但心是热的;离家虽远,但情更真。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