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医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千医文化人文关怀详细

平凡的岗位 温暖的家

发布时间:2015-08-19 17:35 本文来源: 门诊服务中心 供稿: 彭敏
    门诊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门诊服务中心是我院最平凡的工作岗位。她每天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就诊者,帮助着老弱病残,体验着喜怒哀乐,导医们每天践行者“敬畏生命,尊重患者,用心做事,把每一个导医导诊过程做精做细”的理念,用心服务于来院的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同时门诊的各位领导们,也事无巨细,为一线职工当好后勤,解决着各种困难。

    数九寒天,门诊部主任看着在门诊长廊工作的导医,嘘寒问暖,当得知导医们坚持在寒风中为病患提供优质服务时,立即申领电暖器和棉鞋,并加挂棉门帘,以保持室温,不让我们的员工冻着。烈日当头,尤其是下午门诊大厅高温难耐,门诊部主任又请后勤同志为玻璃顶棚贴隔热膜,以降低大厅室温,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也为在大厅工作的职工送来习习凉意。这细致入微,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关怀,记在每个人心里,同时也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门诊量逐月递增,导医护士们的便民服务项目又精又细,微笑服务,首问负责,有问必答,有路必带,见难就帮,常常得到病患的称赞和表扬,为医院医赢。

    如果有事找科护士长,去办公室,是不容易找到她的,她不是在各个病房检查指导工作,就是在门诊各窗口帮助疏导、安抚病患、回答问询、解决困难,无论是孕妇学校搬家,还是预检分诊调度人员,亦或是儿注、儿外科病房的整修、使用,在门诊,科护士长就是大家的主心骨,耐心细致,冲锋陷阵,为姐妹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彩虹“伞”。

    “姑娘,麻烦你给我看看这个化验单。”
    “大夫,我孩子在那边吐了,你能去看看嘛?”
    “护士阿,今早我没吃药,能在你这儿喝口水吗?”
    “护士,我这里痛,已经看了三家医院了,都没看好,你看看我需要看那个科阿?”“您这是带状疱疹,虽然长在头上,也不能看神经内科,应该去皮肤科。”三天后病人病情好转,专程来服务台感谢。
    “请看好孩子,不要乱跑,以免摔倒。“
    “请回注射室打针,以免发生输液反应,来不及处理。”
    “您是不是XX,您的医保卡丢了,保安大哥拾到放服务台了,您方便来拿吗?”
    “杨大叔(保洁员),那边有人摔了杯子,我初步打扫了一下,您能过去看看嘛?”
    “护士阿,这是我家自己种的西红柿,你尝尝?”
    “大姐,我的化验单你给看看,都全了吗?”
    “姑娘阿,能帮我测个血压吗?我有点头晕。”
    “老师,你这附近有宾馆吗,俺今晚回不去了。”
    “喂,你好,是千医预约挂号吗,我是外地的,正在路上堵着呐,一小时过不去,能帮我挂个号么?”
    “护士,你有钱吗,借我点,回头我给你送来。”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独自一人来就诊,导医护士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挂号检查办理住院,全程推轮椅一对一带诊,最后老人拉着导医的手,说我们比她的亲人还亲,比家里更温暖。

    五花八门的询问和请求,甚至哭诉和谩骂,我们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病人的事无小事”;不让病人带着情绪和不满离院;站在病人的角度想问题,解决病人的需求,化干戈为玉帛,真正象主人一样,管好家,看好门,处理好应急事情,不给领导添麻烦,为领导分忧解难。

    门诊服务中心导医护士就是门诊大厅的主心骨,就是各种矛盾的终结者,就是病人就医的润滑剂,她们承载着各级领导的关爱,同时又播撒着为医者的仁心,就像家一样,处处弥漫着爱的气息,爱的温暖。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平凡的岗位  温暖的家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