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医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千医文化人文关怀详细

新员工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6-08-29 14:03 本文来源: 血液内科 供稿: 于靖宜
    读书二十余载,最终走出了校门,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从早已习惯了的校园生活跨入略感陌生的社会生活,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正式工作之前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了解、去适应。岗前培训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过渡期,在此期间,医院安排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讲座并组织大家进行户外拓展,让我们对医院的基本规章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使大家尽快融入到了一起。

    在这次培训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医院所提倡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伴随人类文明,自古有之,浸润于各行各业,然而在医疗行业中尤为重要,是为医之道,为医之义。从神农尝百草,到梅藤更“鞠躬”尽瘁;从中医医圣张仲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伟大抱负,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为病家谋幸福”的铮铮誓言,医学人文精神贯穿不同时代,超越不同种族,在人类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孙洪军院长和邵建华老教授谆谆教导我们,为医者,当存仁心,修仁术,摒神静气,怀一念至诚,仁爱而劳。在行医治病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不仅重视人的病,更要重视病的人。

    听完讲座后,反思自己,在之前实习或轮转的过程中,的确是把绝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人的疾病上,往往忽略了来求医的人,几乎从来没有站在病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了解他们的诉求,去关照他们的担忧、焦虑、恐慌或希冀。在病人诉说痛苦时,偶尔的几句安慰连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我也曾想过为病人分担忧虑,但是总感觉力不从心,现在回想,根本原因是在于自己只想把工作完成,眼中只有工作,却从来没有真心的去关心病人。医生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病人把自己最重要的健康和性命都交与了我们, 我们怎能不诚心以待?现在社会医患关系如此紧张,一部分原因是病人误解和知识的缺乏,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医生职业精神的淡化,现在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医者父母心”,我扪心自问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对病人有过父母对孩子般的关怀和爱护。

    记得当初专业选择医学时,曾立志要做一名良医,为天下人解除病痛,而自己却从来没有过良医的精神,从来没有遵从过所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工作中只记得自己在工作,记得不要出差错,记得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病人家属抓住把柄,却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大夫,忘记了病人是一个非常需要关怀的人,忘记了病人家属也是需要安慰的人,自己真的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千医如此重视医院人文精神的建设,来到千医是我所幸。感谢院领导和老师们在我们入职之前反复强调人文精神,及时而有力的提醒我们作为医生最重要的道德要求。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想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基础,精湛的医术是保证。医学容不得投机取巧,要想掌握好医学知识,必须努力扎实才能将其深刻理解,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的为病人治病。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发展的学科,前辈们前仆后继,为攻克医学难题解决病人疾痛不懈努力。所以要想做一名好医生,在将来的路程中,我也要不断努力,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争取能找到更好地治疗疾病的方法。
  
    作为千医的一员,我们和千医荣辱与共。众所周知,千医现在无论在实力还是科研方面都发展迅速,这是在孙洪军院长的带领下通过千医前辈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的,而医院未来能否有更长远的发展,则取决于千医的每一个员工。已经成为千医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将自已塑造成为一名先合格后优秀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时刻记得临床思维、科研思维、教学思维、人文思维和沟通思维。刚入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多多观察科室老师们身上的值得学习的地方。
  
    户外拓展训练让我们这些新职工更快速的融入到一起,通过拓展训练中的一系列项目,尤其是背摔和翻毕业墙,让我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强大。尤其喜欢在团队项目中大家团结协作互相扶持的信任感。我想如果每个科室、甚至整个医院的运作都像在拓展训练中那样团结一气,医院的发展不可限量。我也很期盼自己的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
  
    两周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岗前培训不仅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医院有关的信息,一系列的讲座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将继续继承“尊重患者,敬畏生命”之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济患者之疾苦,崇尚医学人文精神,做山东最好的人文医院。为病人解除痛苦,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我们的“让千医成为省内有重要地位国内有影响的人文医院”的目标而努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新员工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