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作战 携手同行
发布时间:2017-06-12 09:06
本文来源: ICU一区 供稿:
肖冉
分享到:
我,一名进入千医ICU工作一年的护士,与同龄人一样带着闪闪发光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许开始了我的从医生涯。有人说:“医院的墙壁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在医院工作一年后最大的感悟是:这里的泪是最苦的,这里的笑是最甜的,这里收获的感动是我人生财富中最宝贵的。而现在我要做的是把这些感动与力量传递给大家,我们并不孤单。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车祸伤的阿姨,也就是现在的17床的李阿姨。李阿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车祸当天她骑着自行车去农田干活,结果就在离自家农田50米远处,不幸被一辆逆行面包车给撞了。当时李阿姨就丧失了意识,被好心人送去了医院,由于伤势较重,李阿姨被家人连夜转到我们科室。当时收她时,记得李阿姨昏迷状态,呼吸微弱,氧和只在80%左右,血压只有75/35mmHg。印象特别深的是,李阿姨的耳朵都在往外淌血,由于情况紧急,立即给予升压药升压,补液,大夫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李阿姨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了。随后大夫完善了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李阿姨颈部骨折,骨盆粉碎性骨折,右侧胸腔也有大量积液,可以说是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但是经过我们大夫和护士的共同努力李阿姨逐渐恢复,一开始带着口插管,到做了气切,到脱掉呼吸机,到换了金属气切套管,李阿姨也逐渐恢复了意识,可以说一天比一天好。可是近几天,我在护理李阿姨的时候,发现她的心情越来越烦躁,跟其他护理同仁交班时也都在交这个问题,说李阿姨烦躁,老是想拔管,要约束好。我想可能是老是约束李阿姨,她害怕,恐惧,于是我搬过凳子坐在李阿姨跟前,跟她沟通。得知真的像我想的那样,于是我松开了阿姨的约束手套,耐心的跟她讲她身上的每一根管子都很重要,不能随意拔下来,因为这样会二次插管,会更难受。于是我跟李阿姨商量,我说,阿姨,我今天信任你,不约束你,你可不可以不去碰身上的管子,阿姨同意了。但是我还是很担心,眼睛也不敢离开她,但是阿姨一天都很乖,真的没有碰身上的任何管子。在下班时,我表扬李阿姨,李阿姨笑了,冲我竖起来拇指,当时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真的该反思沟通的重要性,你把信任给他人,他人一定会回馈你。现在的李阿姨一天比一天好,能说话了,精神也不烦躁了,特别配合治疗,听说马上就能转到普通病房去了,真心替阿姨感到开心。
每天的每天,我们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来回穿梭,不变的是脸上的微笑,亲切的问候,工作的严谨。而我们收获的是配合,理解,信任,这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当患者一个个痛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但是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骄傲。
那些感动的日子里,医患是并肩作战的队友,医务人员的努力给患者生的勇气和信心,患者的理解信任给医务人员努力的动力。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车祸伤的阿姨,也就是现在的17床的李阿姨。李阿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车祸当天她骑着自行车去农田干活,结果就在离自家农田50米远处,不幸被一辆逆行面包车给撞了。当时李阿姨就丧失了意识,被好心人送去了医院,由于伤势较重,李阿姨被家人连夜转到我们科室。当时收她时,记得李阿姨昏迷状态,呼吸微弱,氧和只在80%左右,血压只有75/35mmHg。印象特别深的是,李阿姨的耳朵都在往外淌血,由于情况紧急,立即给予升压药升压,补液,大夫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李阿姨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了。随后大夫完善了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李阿姨颈部骨折,骨盆粉碎性骨折,右侧胸腔也有大量积液,可以说是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但是经过我们大夫和护士的共同努力李阿姨逐渐恢复,一开始带着口插管,到做了气切,到脱掉呼吸机,到换了金属气切套管,李阿姨也逐渐恢复了意识,可以说一天比一天好。可是近几天,我在护理李阿姨的时候,发现她的心情越来越烦躁,跟其他护理同仁交班时也都在交这个问题,说李阿姨烦躁,老是想拔管,要约束好。我想可能是老是约束李阿姨,她害怕,恐惧,于是我搬过凳子坐在李阿姨跟前,跟她沟通。得知真的像我想的那样,于是我松开了阿姨的约束手套,耐心的跟她讲她身上的每一根管子都很重要,不能随意拔下来,因为这样会二次插管,会更难受。于是我跟李阿姨商量,我说,阿姨,我今天信任你,不约束你,你可不可以不去碰身上的管子,阿姨同意了。但是我还是很担心,眼睛也不敢离开她,但是阿姨一天都很乖,真的没有碰身上的任何管子。在下班时,我表扬李阿姨,李阿姨笑了,冲我竖起来拇指,当时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真的该反思沟通的重要性,你把信任给他人,他人一定会回馈你。现在的李阿姨一天比一天好,能说话了,精神也不烦躁了,特别配合治疗,听说马上就能转到普通病房去了,真心替阿姨感到开心。
每天的每天,我们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来回穿梭,不变的是脸上的微笑,亲切的问候,工作的严谨。而我们收获的是配合,理解,信任,这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当患者一个个痛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但是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骄傲。
那些感动的日子里,医患是并肩作战的队友,医务人员的努力给患者生的勇气和信心,患者的理解信任给医务人员努力的动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