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7日 战略转移
发布时间:2008-05-28 00:00
分享到:
今天,眉山市接受的汶川震灾伤员大规模外转,全市共转出120人,其中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转出60人,据说转往山东、福建等地。
需要我们协助转运伤员,医疗队统一行动:五点半起床,六点吃饭,六点半集合。到了医院,已经有志愿者到了。不大一会儿,十余辆救护车和2辆大巴车驶来了,我们马上行动起来:有去ICU的,有去肾内科的,有感染科的,大部分去骨外科。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搬运方式:危重、腰椎病变者用担架抬;只有局部损伤的用轮椅,轮椅不够用,就两个人一组,用胳膊交叉,让病人坐上去;轻一点的伤员就用肩背或搀扶......我和徐拥庆、孙运波、方巍用担架抬了一个下肢骨折的病人,等不到电梯,我们就走步梯。在斜坡上抬担架可不容易:前面的要沉得多,并且还要把担架举起来,后面的人则要弯着腰前行,保证担架处水平位。我们四个统一行动,喊着口号:1、2、3起,前面的人把担架举过肩,后面的同时弯下腰;至拐弯平坦处,我们统一口号放下,这样病人在担架上很平稳。抬了2层楼我们四个大小伙子就汗流浃背了!病人感觉过意不去,连声道谢:“谢谢你们了,你看我太胖了,140多斤呢!”“不谢,不谢!”我们报以微笑。用了大约二十分钟我们安全地把病人从5楼抬到1楼。然后把病人抬上救护车,有时很难抬,我和徐大夫就双手交叉,组成椅子状,让病人坐上去,病人胳膊搭在我们肩膀上,慢慢地抬上车。病情轻一点的就坐大巴车。第一批车走后又来了十几辆河南省的救护车:有郑州的,有安阳的,有南阳的,有新乡的......我们连续作战,以同样方式把病人安全平稳地转运到救护车上。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2.5小时,我们共转移病人60名,尽管大家都满头大汗,但都面露微笑,只要能帮灾区人民做点事情,我们就很高兴!最后,我们集合,站成两列,排成整齐的队伍,准备返回住地。医院的病人、家属及工作人员看到我们的袖章:“卫生救援队,山东应急”,知道我们是志愿者,是医疗队,看我们组织严密,工作认真负责,都热情鼓掌表示感谢,为我们欢呼!我们感到无比光荣,挺起胸,迈着坚实的步伐行走在大街上......
需要我们协助转运伤员,医疗队统一行动:五点半起床,六点吃饭,六点半集合。到了医院,已经有志愿者到了。不大一会儿,十余辆救护车和2辆大巴车驶来了,我们马上行动起来:有去ICU的,有去肾内科的,有感染科的,大部分去骨外科。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搬运方式:危重、腰椎病变者用担架抬;只有局部损伤的用轮椅,轮椅不够用,就两个人一组,用胳膊交叉,让病人坐上去;轻一点的伤员就用肩背或搀扶......我和徐拥庆、孙运波、方巍用担架抬了一个下肢骨折的病人,等不到电梯,我们就走步梯。在斜坡上抬担架可不容易:前面的要沉得多,并且还要把担架举起来,后面的人则要弯着腰前行,保证担架处水平位。我们四个统一行动,喊着口号:1、2、3起,前面的人把担架举过肩,后面的同时弯下腰;至拐弯平坦处,我们统一口号放下,这样病人在担架上很平稳。抬了2层楼我们四个大小伙子就汗流浃背了!病人感觉过意不去,连声道谢:“谢谢你们了,你看我太胖了,140多斤呢!”“不谢,不谢!”我们报以微笑。用了大约二十分钟我们安全地把病人从5楼抬到1楼。然后把病人抬上救护车,有时很难抬,我和徐大夫就双手交叉,组成椅子状,让病人坐上去,病人胳膊搭在我们肩膀上,慢慢地抬上车。病情轻一点的就坐大巴车。第一批车走后又来了十几辆河南省的救护车:有郑州的,有安阳的,有南阳的,有新乡的......我们连续作战,以同样方式把病人安全平稳地转运到救护车上。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2.5小时,我们共转移病人60名,尽管大家都满头大汗,但都面露微笑,只要能帮灾区人民做点事情,我们就很高兴!最后,我们集合,站成两列,排成整齐的队伍,准备返回住地。医院的病人、家属及工作人员看到我们的袖章:“卫生救援队,山东应急”,知道我们是志愿者,是医疗队,看我们组织严密,工作认真负责,都热情鼓掌表示感谢,为我们欢呼!我们感到无比光荣,挺起胸,迈着坚实的步伐行走在大街上......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