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无管”手术快速康复,早癌患者重拾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27 10:40 本文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从检查出疑似肿瘤到顺利手术,到如今回归健康、回归正常生活,市民尹女士心里充满感恩。9月26日,她带着锦旗来到帮助她重获新生的山一大一附院,向给她手术的医院院长、知名胸外科专家田辉教授表达感谢。

 

 

“听到医生说可能是癌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慌了。”尹女士回忆说,一次健康体检,意外发生她肺上有个近7mm的磨玻璃结节,影像医生看了又看,给出了“可能不好”的判断。

 

在此之前,尹女士并没有感觉呼吸系统有不适,她不吸烟,也没有肺癌相关的家族史,不敢相信自己可能和肺癌有关系。有医生建议她服用一段时间消炎药物之后再次复查,但“癌”的阴影让她寝食难安。

 

后来,她慕名找到田辉教授,表达了希望尽快手术的想法。而田辉教授查看相关检查资料后,也认为尹女士的肺结节很可能就是原位癌。

 

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印证了田辉教授的判断,尹女士则通过一台不插管的胸腔镜手术,告别了肿瘤的阴影。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无管手术”也为她的康复按下了“快进键”,很快,她就顺利出院,回到了正常生活。

 

26日正是田辉教授的手术日,尹女士同记者一起,进入手术室,观摩了田辉教授当天的手术。

 

“这就是我当时的手术,没有气管插管,没有尿管,所以恢复特别快。”看见台上“病友”的状况,尹女士很激动地分享道。

 

田辉介绍,尹女士当时采用的是无管麻醉胸腔镜手术,当前这名患者今年80岁,术前诊断为“肺肿物”,也是医院已实施无管麻醉胸腔镜手术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据悉,传统胸外科手术后的疼痛,主要来自于术后放置的引流管导致的“呼吸痛”。近年来,在田辉教授带领下,山一大一附院一直致力于微创前沿技术的引入和创新,大力推进ERAS(术后加速康复)理念。Tubeless麻醉手术技术颠覆传统,可运用于肺楔形、良性纵隔肿瘤、手汗症、肺减容、肺段及肺叶切除术。该技术通过精准的麻醉镇痛镇静方案,摆脱了传统手术中需要气管插管和胸腔引流管、尿管的束缚,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大大降低术后疼痛及麻醉手术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加快恢复进程。

 

除去Tubeless技术,达芬奇机器人的应用,也让手术更安全、更精准、更舒适。

 

近年来,山一大一附院坚持“外科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机器人化”的诊疗理念,在省内着力打造微创技术品牌,在内镜、腔镜、介入、消融等微创技术方面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并在省内较早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探索实践。

 

据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术者通过控制台操作机械臂完成手术,形成“医生—机器人—患者”的三者共融。

 

作为胸外科机器人手术的领跑者,自2023年5月起,田辉带领山一大一附院胸外科团队,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为平台,致力于“机器人+微创手术”的推广,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截至今年8月1日,团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已经突破300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无管”手术快速康复,早癌患者重拾健康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