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健康山东云平台《大众名医馆》栏目推出千佛山医院青少年体重管理公开课 | 多学科会诊给“小胖墩”开减重良方

发布时间:2025-05-12 14:19 本文来源: 大众日报 供稿: 黄鑫 周欣怡 杨雅晴

日前,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青少年儿童肥胖问题正在持续升级。若不采取紧急政策改革和行动,预计到2050年,将有约7.46亿青少年儿童面临超重或肥胖,占青少年儿童总数的约三分之一。4月22日下午,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健康山东云平台联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推出青少年体重管理超级公开课,用一场多学科圆桌会议为青少年减重带来科学指导。

 

▲营养科主治医师王永俊(中)分享饮食方案

 

肥胖背后机制复杂

个性化定制是关键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高丽表示,人体中至少存在23种可以直接调控能量代谢的激素,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减退、脂代谢或尿酸代谢异常等都会导致内分泌异常,让肥胖进入恶性循环。“比如瘦素,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保护信号’,有些肥胖患者会出现瘦素抵抗,大脑收不到‘吃饱指令’,患者就会不自觉地进食。”

“中医将肥胖分成实胖和虚胖,实胖患者大多数精力旺盛,肌肉含量也高,脾胃好,代谢率较高,但由于熬夜、饮酒等不良习惯,导致了额外的脂肪堆积。而虚胖患者多乏力、气短,甚至头重昏蒙,身体的肌肉含量比较少。”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冯博介绍,对于虚胖患者,应以祛痰湿加维持基础代谢率为主。许多虚胖患者反馈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试过许多减肥方法,但反弹严重。这类患者不适合先祛痰湿,应先通过补气健脾来辅助患者的正气,提高其基础代谢率。青少年使用中医方法减重,要在体质辨识基础上进行协同治疗。
  “减重手术不适用于所有肥胖青少年。”减重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仲明惟介绍,根据《儿科学(第9版)》并参考欧美相关标准推荐,中国儿童减重代谢手术适应证包括:BMI大于等于32.5且伴有至少2种肥胖相关合并症;BMI大于等于37.5且伴有至少1种肥胖相关合并症,通过饮食调整、坚持运动及正规药物治疗等未能达到显著减重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年龄<18周岁的病人,经多学科诊疗评估后可以开展手术,但术前应行心理评估,并确定病人或家属有能力严格完成术后饮食管理。减重代谢手术不是“最后一搏”,青少年别被肥胖焦虑绑架。

 

减肥不是饥饿游戏

认知偏差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肥胖和心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作用过程。心理咨询门诊主任医师张华介绍,肥胖人群中因情绪性进食导致减肥失败的比例非常高,约有45%的肥胖患者存在“全或无”的思维误区。“今天不小心多吃了一口,减肥计划就整个失败了……灾难化想象的认知偏差容易导致情绪性进食的恶性循环。高糖高脂的食物能够短暂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释放多巴胺,缓解负面焦虑、孤独、悲伤等情绪,成为加剧肥胖的原因。”张华说。
  很多父母认为大鱼大肉就是“好的饮食”,导致孩子喜欢点外卖、吃垃圾食品。社交场合的饮食文化、广告对于美食诱惑的渲染、社会压力等,也容易导致青少年肥胖。而多次减肥失败后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也会加剧孩子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进行认知重塑对青少年减肥非常重要。营养科主治医师王永俊表示,对于“小胖友”而言,可以用营养教育与行为干预,把饮食方案从纸面变成习惯,结合食物模型等工具,让其掌握同类食物交换的技巧,提升饮食搭配技能。张华建议,要纠正孩子“必须要吃完所有的食物,否则就是浪费”“必须要极端的节食,否则没有用”等不合理信念,建立“偶尔放纵并不等于失败”等积极心理,采用小步渐进法设定减重的目标,拆解青少年对于减肥的抵抗心理。对于因压力而导致的情绪性进食,也可以使用运动、冥想、社交等非食物方法应对。
  “减肥不是饥饿游戏,要实现与食物的和解,减肥成果要能最终转化为身份认同。”减重代谢外科主管护师崔丹丹表示,大体重减下来的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胖子。可以通过淘汰旧衣服、投资合身的服装,通过外在的形象强化现在的瘦子身份。还要学会生活,通过分享健康餐、运动打卡等,从身边的人获取正向的反馈。任何的减肥方式都可能反弹,健康的习惯才是最长久的。减肥的终点不是体重上的数字,而是当你忘记减肥的时候,已经自然地活成了健康的样子。

 

盲目追求速度容易导致反弹

有氧耐力运动要关注“靶心率”
  减肥是一场持久战。崔丹丹介绍,减肥成功的患者大多具有减肥核心驱动力、减重计划、与食物的和解、易维持的体重以及防反弹机制。盲目追求速度容易导致反弹,要分阶段通过体重、体脂、体型三维目标进行减重。她说:“在快速减重期,要以饮食调整为主,实现每月减重6斤、8斤等体重目标;在体质优化期,需要加入一些抗阻训练,比如每周3次或5次的力量训练来塑造肌肉线条;在终身维持期,需要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通过定期监测体重以及体质来进行及时调整。”
  内分泌代谢主管护师田庆秀介绍,许多肥胖青少年患者会着急通过运动等方式减肥,但在运动前,最好使用超声心动图等专业评估评估一下患者的心脏功能、肺功能以及运动能力等,选择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青少年在减重过程中要达到逐渐进阶和增量,否则容易导致扭伤等健康问题。进行有氧耐力运动时,要关注自己的“靶心率”,需先测量静态心率,然后计算出靶心率,并在运动时监测心率,使心率处于有氧耐力运动靶心率区间。
  田庆秀表示,运动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减重时间段进行匹配。6岁以下的儿童要进行户外运动,每天至少180分钟的户外各种强度的运动,其中包括60分钟中等强度至高强度身体活动。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要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至较高强度,且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天进行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及增强肌肉和骨骼健康的锻炼。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应保证足够时间和强度的身体活动,限制久坐行为和视屏时间。
  此外,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护师李莉在直播中提到,对于青少年肥胖患者,健康管理中心以医护人员为核心,以智能化设备设施为纽带,提供院内外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实施管理服务。同时,中心依托健康管理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探索“健康管家”小程序,实现饮食、运动、心理多因素AI分析和自评的一体化管理,为青少年减重保驾护航。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健康山东云平台《大众名医馆》栏目推出千佛山医院青少年体重管理公开课 | 多学科会诊给“小胖墩”开减重良方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