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济南时报:3岁弟弟捐血11岁姐姐再生

发布时间:2011-08-16 10:21 本文来源: 济南时报

 男童泉泉(化名)今年只有3岁,体重仅17公斤,就是这个小男孩成了唯一能救姐姐的人。因为姐姐涵涵(化名)突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生命垂危,只有泉泉配型与姐姐完全相符,于是他勇敢地为姐姐捐出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山东省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15日上午,涵涵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成功,终于走出了省千佛山医院的无菌舱。

  姐姐突发高烧 竟是重症血液病

  15日上午10时,记者赶到省千佛山医院血液内科时,今年11岁的涵涵已由层流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虽已走出无菌舱,但涵涵的脸上仍看不见笑容,“妈妈,你们为我把房子卖了,以后我们住哪?”涵涵问妈妈胡江波。

  胡江波告诉记者,他们来自临沂沂南县农村,一家人均以务农为生。女儿今年上四年级,学习成绩很好。但没想到,去年10月份,女儿突然发烧、全身无力,到最后连书包都背不起来。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听到诊断结果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胡江波说,女儿的病情恶化得很快,先后在多家医院进行了输血、吃中药等治疗,但病情总是时好时坏。“如果孩子发高烧、大出血一次,随时都有生命之忧。普通治疗一年存活率不超过10%。”医生的话让胡江波赶紧带女儿到省千佛山医院血液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弟弟体重仅17公斤,捐献年龄省内最小

  该院血液内科主任毕可红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医学上被称为造血功能“沙漠化”,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生低下,导致贫血加重、白细胞减低、血小板减少。目前传统的常规治疗可能改善症状,但远期效果不佳。20岁以下的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得知此治疗方法后,胡江波夫妇争先为女儿捐干细胞,但经配型两人均不适合。这个时候,唯一的希望就落在3岁的泉泉身上。“说实话,当时我们也很担心。”该科主任毕可红告诉记者,让这么小的孩子捐干细胞,不但在山东没先例,在国内也是很少见的。年龄越小危险系数就越大。当时泉泉体重只有17公斤,姐姐却有40多公斤,泉泉的供血能否达到姐姐的需求也是个未知数。

  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刚开始也是不太同意:“孙女已这样了,绝不能再让孙子冒险。”重病的涵涵也表示坚决反对。“闺女就哭着跟我说了一句,没了她父母还有弟弟可以依靠,可要是弟弟也没了,父母就没有任何希望了……”胡江波说。

  经过配型,泉泉的配型竟然与姐姐的高分辨完全相合!据毕可红介绍,兄妹间配型成功几率在1/4,父母配型成功几率在几万分之一,而普通人间成功几率在三十万分之一。

  姐弟血型本不同,捐献后姐弟变同血型

  “我想泉泉可能还不知道干细胞移植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只是潜意识里不想让姐姐死。”胡江波告诉记者,尽管相差8岁,但两个孩子感情特别好,平时他们不给泉泉买玩具,涵涵就会用攒的零花钱买东西给弟弟,而泉泉更是喜欢赖着姐姐玩。

  715日,涵涵先行住进了无菌层流病房,进行预处理,杀掉体内的白细胞。随后医生为泉泉打动员针,以提升他体内的干细胞数量,让造血干细胞由骨髓进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一共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共采集112毫升血。“因为孩子实在是太瘦小了,一次根本不行。”毕可红告诉记者,“别看抽血的针管那么粗,在往泉泉瘦小的胳膊上扎时,自己都觉得发抖,但小家伙只是疼得紧皱着眉头,整个过程都没有发出一点哭声。”

  由于取血适量,采集过程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而且医生表示以后也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毕可红说,姐弟俩捐献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姐弟俩血型并不相符,弟弟是AB型血,姐姐是A型血,即便如此也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只是难度会更大一些。而且在捐献成功后,姐姐的血型会变成和弟弟一样,变成AB型血。

  为治病全家卖房,弟弟在医院打地铺


  目前涵涵治病已花费了20余万元,为了治病,已经把房子抵押贷款。在涵涵入住层流病房期间,一家人只能在医院走廊打地铺。3岁的泉泉无处可去,也和父母在地上睡了整一个月。好心的病友和医护人员会偶尔给泉泉买个小玩具。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关舱”治疗,医生检查发现,在入舱后13天,涵涵就长出了白细胞,18天后长出了红细胞。“这标志着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可以出舱了。”815日,涵涵终于走出无菌舱。泉泉也成为山东省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后,涵涵还需要服用抗排异药物一年左右,少去公共场合避免感染。如果能度过后期治疗等几个关口,女孩就可以痊愈了。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济南时报:3岁弟弟捐血11岁姐姐再生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