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生活日报:胃肠道疾病门诊量6月份以来增了一半

发布时间:2012-06-25 09:07

 本报记者高明兴

  

 夏季是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其中大多数都是由饮食不当引起。随着气温持续升高,6月份以来济南各大医院胃肠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有些医院的消化内科胃肠道疾病门诊量甚至较前几个月增长一半左右。专家就此提醒,夏季饮食有诸多禁忌,市民朋友需格外注意。

  胃肠道疾病门诊量增长一半左右

  随着盛夏来临,胃肠道传染病病原生长繁殖活跃,各类胃肠道疾病进入高发期。济南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发布的6月份疾病预报中,也提醒市民和相关卫生部门重点注意胃肠道疾病的预防。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自平告诉记者,今年入夏以来温差较大,来就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有不少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尤其是上午,来看病的患者都扎堆,与前几个月相比每天门诊量增长明显。而记者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和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获悉,医院消化内科胃肠道疾病门诊量甚至较前几个月增长一半左右。

  陈自平在接诊中发现,这些胃肠道疾病患者大都有发烧、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等症状,大部分患者肚脐周围有疼痛感,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这些症状大都是由吃东西不注意和吹空调过多造成的。随着气温升高,人的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加上使用空调后,室内外温差加大,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给各类致病菌以可乘之机。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梁韶春说,人们在夏季一饱口福的同时,尤其要警惕胃肠道疾病,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如虾、蟹、蚝等,以及没有洗干净的生吃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都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

  冰箱里的食物不能放置时间过长

  进入盛夏后,除了饮食不洁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外,过度依赖冰箱也是胃肠健康的大敌。

  梁韶春举例说,夏天食品容易腐烂,冰箱成了很多市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有的市民习惯于把冰箱视作食品的保险箱”,喜欢在冰箱中长期储存大量食物,又不定期清洁冰箱。殊不知,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取出食物即食用,细菌就会入侵胃肠引发冰箱性胃肠炎

  夏天人们大都喜食凉拌菜,有的人喜欢将拌好的凉菜放入冰箱的冷藏箱中冰后再吃,这种食用方式是不科学的。一旦冰箱久未清洁,凉菜会沾染上细菌,而且凉菜冷藏后虽然爽口,却会刺激胃肠道,不利于健康。

  冰箱中冷藏菜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取出食用时一定要加热透。凉拌菜最好随做随吃,不要在冰箱中长期保存。冰箱中保存冷藏食物要注意把温度控制在4℃以下,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加热,一般超过70℃以上,细菌才能被杀灭。

  不可一味追求冰爽冷饮要适可而止

  贪吃冷饮一直是胃肠道健康的宿敌

  冰镇饮料虽然冰凉爽口,能解一时暑热,但大量进入胃肠道后,冷刺激就会导致胃肠道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引发腹痛、腹泻。冷刺激还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免疫力下降。此外,大部分冷饮和饮料的含糖量都较高,过度依赖这些冷饮还会导致食欲下降。

  梁韶春说,每到夏季医院都会接诊不少因贪吃冷饮而引发腹痛、腹泻的患者。适当吃一些冷饮或饮料,的确可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温作用,但千万不能吃得太多、吃得过快。夏季口渴时最好选择加盐的温开水,要少喝冰水。

  有慢性胃肠疾病史者,最好不要喝冷饮。比如冰啤酒,并非人人适宜,更不能过量,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控制把握饮食,避免过量饮酒。同时,可以用绿豆汤、西瓜等清热食物来代替冷饮,既能让人觉得清凉,又不会伤害肠胃。

  肉蛋奶和鱼虾相对危险市民需谨慎

  相对而言,引起胃肠道疾病的食品主要有肉类、蛋奶类、豆制品、鱼虾、糕点等。

  陈自平指出,由于这些污染食物的致病菌不分解蛋白质,被污染的食品通常没有感官性状的变化,容易被忽视。可是如果进食了这些有毒食物,612小时后病人常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很多生的食物也可能带有致病菌,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海鲜如虾、蟹、蚝等或进食未经洗净的蔬菜水果等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来源生活日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生活日报:胃肠道疾病门诊量6月份以来增了一半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