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农民小孙的不幸与万幸
“虽然花了好几万,但孩子总算治好了。”2月14日,来自菏泽单县蔡堂镇的孙文敬一家正忙着办理出院手续。这一天,是他们一家自孩子出生近4个月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因为不仅孩子的先心病治好了,孩子的治疗费用可以报销一多半。
“孩子出生十来天就查出患有先心病,从出生基本就没离开过医院。”今年26岁的孙文敬似乎还没从这个噩梦中醒过来,一提起孩子患病的事,她的泪水就流了出来。
2011年10月23日,躺在产房的孙文敬虽然有些疼痛难忍,但她心里却对即将出生的孩子充满了期待。“一家人都很高兴,孩子顺利地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正在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时,噩耗不期而至。
“过了几天,医生说孩子患有先心病。”孙文敬对先心病了解并不多,“医生说,当时孩子太小,等长大点,做手术危险性低一些。”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孩子出生后不久,他们就回到了家里,可刚回家几天,孩子就开始发高烧。
“我们又到县里的医院可一直没怎么见好。”于是,一家人又带着孩子赶到了济宁市的大医院。“大夫建议尽早给孩子手术,要不然可能危及孩子的性命。”听了医生的话后,孙文敬吓得大哭起来。
“医生说,孩子太小,手术费好几万,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手术费可愁坏了一家人。“我们刚结婚,没什么积蓄,爸妈也就靠几亩地,家里还有个生病的奶奶。”
为了能给孩子治病,一家人借遍了亲朋好友,终于筹了4万多块钱。“直到去年腊月十一,我们才筹到钱,住进了省千佛山医院。”虽然手术顺利,但因患儿的年龄太小,手术费用相对较高,“为了能有钱续押金,前几次住院的钱,就赶紧报销出来了。”
孙文敬告诉记者,孩子第一次住院花了2000元左右,报销了1000多元,第二次住院也是2000元左右,报销了700多元。
“费用问题,不用那么担心,现在新农合可以给这个病报销70%以上。”在了解了患者的家庭情况和顾虑后,省千佛山医院心外科的护士及时向他们做出了解释。不仅如此,“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还给予最高1万元的救助,不足1万实报实销。”
“护士说我大概能报销3万多,要是这样,我们借的钱就能还个差不多了。”孙文敬满脸笑容地说。
民生期待:“报销方便些就更好了”
“虽然报销得挺多,但报销还是挺麻烦的。”让孙文敬感觉美中不足的是,她需要回老家报销。
省千佛山医院医保办主任王华介绍,虽然菏泽市各县区都已与省千佛山医院签订了新农合即时结报协议,但重大疾病保障仍无法实现即时结报,患者必须等回当地报销。
孙文敬还听说,有的医院可以“先看病、后交钱”。“要是不用先交押金,出院的时候,只交自己要交的部分,那我们就不用到处借钱了。”据了解,济宁市已经在全市所有医疗机构推广“先看病、后交钱”的诊疗模式。
“我们盼着报销比例能再提高些。”已经上缴新一年新农合的孙文敬说,“今年好像比去年又多交了10块钱,这样报销比例要更高才行啊。”
因父亲患肠癌而负债累累的李文清,则更希望新农合的大病救助范围能进一步扩大。“要是花好几万,家里可就一下子又穷了。”一直靠种棉花为生的李文清一家,在村里收入还算可以,但因为父亲多次住院治疗,家里又欠下四万元的债,附近村里不少人因为家里有人得大病而到处借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