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科学补钙 为健康护航
发布时间:2012-03-22 09:19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李玥
本报通讯员 李俊卿
打开电视机,各种补钙产品的广告让人应接不暇,小孩要补,青年要补,老人更要补,写实地印证了“中国人全民缺钙,中国人也在全民补钙”这句有些调侃的口号。近期,许多专家提出了对“全民补钙”的质疑,我们真的需要补钙吗?应该怎样补呢?
并不必要的“全民补钙”
春光明媚的周末,在省城某国企工作的杨军约了几个好友去打球,回到家就觉得腰酸腿疼。他认为自己一定是缺钙了,准备去药店买点钙片,全家一起吃。可妻子告诉他,钙不能乱补,要补也得先去医院作个检查。
山东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主任营养师杜慧真告诉记者,“全民补钙”起因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中公布的数据,调查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摄取391mg的钙,还不到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公布的800mg推荐摄取量的一半。许多厂商借此推出大量补钙产品,大肆宣传。
“其实,盲目补钙也会威胁身体健康,因为钙属于碱性元素,过多的钙摄入会引起便秘、结石,甚至出现碱中毒。牛奶、豆腐、虾皮等食物的含钙量都很高,补钙最好还是食补。”杜慧真说,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g,中老年人可以适当加量,最好每天喝两袋牛奶,平衡膳食配合加强运动,多晒太阳,一般都可以满足钙质的摄入。如果检查证明自己的钙摄入量不足,又不喜欢喝牛奶、吃豆制品,可以考虑服用一些钙补充剂。
对于中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骨质疏松问题,杜慧真解释说,骨质疏松就像人老了眼睛会花,头发会白一样都是人体老年性的变化,如果饮食结构合理,骨质疏松可能会发展得慢一些,如果饮食结构不合理,会发展得快一些。补钙并不能完全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消费者不要听信夸张的广告。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