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齐鲁晚报:“哥哥快好,我们一起去上学”

发布时间:2012-08-28 08:54

本报济南827日讯(记者 李钢 实习生 朱琳) 哥哥要快好起来,我们好一起去上学。原本该上一年级了,可来自日照莒县的明照、明媛双胞胎兄妹却不得不暂时在医院里。为救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哥哥,7岁女童明媛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827日上午,7岁的小姑娘明媛安静地躺在省千佛山医院九楼血液科病房,接受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她的双胞胎哥哥就在隔壁的层流病房里,等待着妹妹的造血干细胞救命。


  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们看着孩子有些不对劲。来自日照莒县桑园镇施家庄的施洪俊夫妇发现儿子施明照在没磕着没碰着的情况下,左胳膊上青了一块,胸口上还长出很多疹子似的小红点。


  随后施洪俊便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发现得还算及时,但病情发展太快,属于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省千佛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黄宁介绍说,由于孩子同时感染了败血症,病情更加危急。


  黄宁,“明照的治疗方案,首选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一般兄弟姐妹配型成功的概率要大。据介绍,患者与兄弟姐妹配型成功率为1/4,与父母配型成功率是1/110,而从社会上找配型成功率为1/30万。


  一般从骨髓库中找配型最快也要两个月的时间,患者的病情非常危急,而妹妹和他配型正合适。黄宁,非常庆幸的是,兄妹俩配型非常成功。


  孩子太小,也没法跟她具体解释这种病,只是告诉她,需要用她的血来救哥哥。施洪俊说,“媛媛很勇敢,医生给她打针她也不害怕、不喊疼,就是因为想要为哥哥治病,他想和哥哥一块儿去上学。今年秋季开学,兄妹俩原本就可以上一年级了,但是因为治病,他们入学的时间要延误了。


  明照有了重生的希望,但巨额医疗费也愁坏了来自农村的一家人。光是给孩子输血小板等的费用每天就要3000,从最初在县医院检查到现在,陆陆续续花了20万。施洪俊摇了摇头说,“眼下还有十几万的治疗费,我们不知道怎么凑呢!”一家人满脸愁容。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齐鲁晚报:“哥哥快好,我们一起去上学”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