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救人也要“保己” 科学施救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3-07-31 08:37
分享到:
新华网济南7月29日专电(记者叶婧、潘林青)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季节,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已经发生多起因为“救人”而“舍己”的事件。不少专家认为,发现有人溺水时,救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救援方法,避免“以命换命”等不必要伤亡。
平阴县榆山第二派出所教导员李春平认为,遇到有人溺水,一定要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救人再下水。如果不会游泳或水性不好,千万不要下水救人,应当向就近的人员呼救,或者迅速向公安或消防部门求救。
山东省立医院保健综合科副主任医师张峰告诉记者,施救时还要尽量多借助外力和工具,可以设法先将竹竿、绳子等工具送到溺水者身边让其抓住,然后再由施救者协助其游向岸边。在必须下水施救的情况下,下水前应尽可能脱去衣裤和鞋子,接近落水者时要尽量避免被对方抱住。
“溺水救援最关键的就是现场施救,否则即使救上岸了,溺水者也很难坚持到送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创伤急诊外科主任赵刚经常参与溺水救援,他告诉记者,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应立刻撬开对方的牙齿,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杂物,使溺水者呼吸道畅通。抢救者应屈膝,将溺水者俯放于大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其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将其头部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紧急送医院抢救。(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