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倾听夕阳里花开的声音
本报记者 卢 昱
人到老年,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开始减弱,尤其是眼花耳聋表现最为明显。耳聋极大地损害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社会功能。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高达11%。据此推算,我国60岁以上老年听力残疾人总数超过2000万。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让老人可以在夕阳红里倾听花开的声音,从容地安享晚年,显得尤为可贵。
出现耳鸣 尽早治疗
家住济南燕子山小区的老王,年近七旬,最近常与孩子们“闹别扭”。本来老王性格开朗、豁达,与孩子们常说说笑笑,但最近他心情很糟,总是沉默寡言,烦躁易怒。儿子若对孙子发脾气,他却以为儿子指桑骂槐,嫌他年老不中用。
“我耳朵向来很灵的,刚开始我以为孩子故意在我面前放低声音,以为他们说我坏话,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开始耳背。人老了,不中用了。”近日,老王经不住孩子们的劝说,去医院作了听力测试,结果得知自己患上了老年性耳聋。
据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启荣主任医师介绍,类似于老王这种耳背并非一下子对言语分辨能力降低。老年性耳聋首先表现为对高频声音敏感度降低,开始听不到一些如“吱吱”等频率较高的声音,随后逐渐听不到低声言语,需用手掌挡在耳后倾听。“老年性耳聋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耳蜗,而耳蜗为高频声音的感受区,高频听力先减退,再慢慢过渡到低频区。”
而老年人不论何时出现耳鸣,都可能是耳朵在“抗议”,要尽量到医院作一个听力学检查,尽早治疗。因为听力范围很广,高频的听力下降,自己不一定能感觉到。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在1000-3000赫兹,医院检查测听力的范围则是125-8000赫兹。
王启荣还特别提示,对于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的老年人,治疗原发病远远不够,还应作预防性的治疗。“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老人原本血管弹性变差,内耳血液循环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发耳聋。所以,出现耳鸣、耳背都应找医生诊治,必要时可使用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而如果耽误治疗时间,耳朵的终末血管出现栓塞,就难处理了。”
延缓耳聋 慎用药物
据王启荣介绍,老年耳聋是自然规律,目前还没有方法阻止这个过程。民间或者网上流行的各种治疗耳聋的祖传秘方不可轻信。但通过一些积极的措施,还是可以预防老年耳聋或者缓解这一个过程的。
“人们在年轻时,也要有意识地避开刺耳或高音调声音的冲击,比如不要长久呆在嘈杂的环境里,不要把耳机声音开得过大等,因为这样易使听觉系统受到损伤,会比一般人较早耳聋。”王启荣说,尽量减少各种损害听力的噪音影响,可延缓听力系统的衰老。
据王启荣介绍,治疗和控制损伤耳部系统的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对于预防和缓解老年耳聋也大有裨益。慎用可引起耳鸣、耳聋的药物,如阿斯匹林类,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因此,提倡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因为随意用药而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如果必须使用,则要随时注意用药后一段时间内听力的变化,注意是否出现耳鸣等症状,一旦发生要及时咨询医生,适当减少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对于耳聋比较严重的老人,王启荣表示,可以通过助听器帮助恢复听力,但要到正规的专业医院先作听力测试,检测出哪个音频区域损伤较重,再戴上加强此区域听力的助听器,这样才会真正有效。
注意细节 心态平和
除了提前发现耳聋,尽早治疗,王启荣还特别提示,老年人在生活中要注意细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要戒除不良嗜好,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和蛋白质较多的蔬菜、水果。常吃胡萝卜、南瓜、西葫芦等蔬菜能补充β-胡萝卜素;花生、牡蛎、贝类和牛羊肉等含锌较多;从深绿色叶菜和硬果中可以得到镁。以上食物应常吃,特别是老年人和听力减退的人更应该常食以增强听力。而芝麻、白果、松子肉等有补肾健脑、开窍益聪的功能,也可有效预防老年性耳聋。同时,老年人要把抽烟和饮酒的数量和频度控制在最低程度,最好做到不抽烟不喝酒。
此外,经常锻炼身体,通过锻炼,增强全身血液运行,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耳聋会出现得较晚。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注意保持血压的稳定,心态平和,对保持听力功能有一定作用。来源大众日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