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时报:又到野菜上市季 食用还须多留神
□本刊记者 苏珊 实习生 王梦曦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路边花草日渐茂盛,不少野菜也露了头。记者在市区不少的公园、绿地看到,许多市民或提着小篮子,或拎着方便袋在草木间寻找野菜的影子。但医生提醒市民,在品尝“野味”的背后,却不能忽视潜在风险,路边的野菜,还是谨慎采摘为好。
“野菜控”最青睐春暖花开时节
9日,在济南森林公园、泉城公园里,不时可以见到一些市民在低头弯腰找野菜的身影。“这是苦菜,洗干净除根之后可以蘸酱吃,对身体好处多着呢,也可以晾干后泡水当茶喝!”正在经十东路一处绿化带内与老伴儿挖野菜的李先生说,他推着的车内,已经“收获”了一小堆挖好的苦菜。
李先生说,他和老伴儿吃野菜已经多年,每年这个时节他们都会到处寻找野菜。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自行挖野菜的市民,无论是在农贸市场还是酒店,野菜都成为热销的应季食品。在民生大街附近一农贸市场,荠菜、苦菜、面条菜等野菜随处可见,每公斤价格从2元-6元不等。一些酒店也推出了应时野菜菜品,比如荠菜炒鸡蛋、凉拌面条菜等都是客人常点的菜品。
医生提醒市民要谨防误食野菜
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美介绍,目前济南最常见的野菜主要有马齿苋、苋菜、荠菜、马头兰、苦菜、蕨菜、野茼蒿、香椿芽等品种,在南部主要生长在仲宫镇西仙村、刘家峪和门牙村附近,在北部生长于黄河公园,在东部主要分布在邢村立交桥附近的村庄,在西部则分布于长清区武庄乡的凤凰岭一带。
但记者了解到,每年的这个时节,都有不少人因为误食野菜而导致意外发生,轻者身体不适,重者甚至危及到生命。
省立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医师王海石介绍,春夏季节是食用野菜中毒的高发季节,不少市民在误食有毒或者储存不当的野菜后发生上吐下泻的症状。“如果野菜采摘地点不对、储存不当可导致野菜变质,野菜与食用者体质不适合,也可能在食用后出现问题。有些野菜中含有对健康危害很大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还有许多野菜含有草酸,草酸可沉淀食物中的钙,若此反应在体内进行,形成的草酸钙沉淀易造成尿路结石。”
野菜营养价值并不比人工菜高
“市面上常见的野菜多为寒凉性,脾胃虚弱者食用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说,野菜的品种不一,做法也不同,可凉拌、炒食、鲜食、烧汤,也可做馅。野菜不宜久存,要现采现吃,放久了营养成分大大减少,味道变差。专家建议,烹饪野菜前多洗几遍,并用开水烫一下,尽可能地去除有毒物质。不仅如此,随意食用野菜还可能引发身体其他器官的不适。
多数野菜性寒味苦,能败火,但多吃会伤及脾胃,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中毒症状。因此,不管是什么野菜,尝尝鲜就可以了,不要长期和大量食用。吃后一旦出现周身发痒、浮肿、皮下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马上到医院诊治。医生提醒,不了解来源、不认识外形的野菜都不要吃,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和受到污染的野菜。
人们采食野菜,既是一种生活情趣,有时也是为了追求其更高的营养价值。对此营养专家解释,一些野菜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高于人工种植的蔬菜,而且其中的营养素含量与野菜种类也有关系,即便在同一块土地中生长出的野菜,不同的种类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成分也不尽相同,如香椿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荠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等,但某些营养素含量高并不等同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野菜中某些营养素含量较高时相对而言,并不会比人工种植蔬菜高出太多,完全依靠某种野菜摄入营养素或达到某种养生效果的观点是错误的,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推崇其养生功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