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

从 “人力驱动” 到 “智能领航”:机器人重塑医院物业服务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11-07 16:11 本文来源: 总务处 供稿: 丁厚强、李欣翼

在医院这处与生命竞速的特殊场景中,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守护健康的 “尖兵”,而后勤保障体系则是支撑整个医疗机构高效运转、筑牢安全底线的 “坚实后防线”。过去,传统后勤模式高度依赖人力投入,不仅存在运转效率偏低、人员交叉感染风险较高的问题,在管理层面也多处于粗放化状态,难以适配现代化医疗的精细化需求。如今,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日趋成熟,一场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智慧后勤变革,已在全国各大医院悄然拉开帷幕。其中,医院携手北京美护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润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银丰智慧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引入的智能运送机器人与扫地机器人,成为推动这场后勤变革的两大核心力量。

一、 主力先锋:智能运送机器人,打通医院的“智慧物流”动脉

如果说医院是一座微型城市,那么药品、标本、手术器械等物资就是城市中“生活必需品”。智能运送机器人的使命,就是确保这些物资安全、精准、及时地输送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2025年5月,医院分管后勤副院长王省提出,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打造医院智慧化后勤的理念。总务处在处务会中指出后勤智慧化发展是医院发展不可分割一部分,如何打造智慧化后勤是一项长期且不断探索的工作,要求总务处各科室紧密协作推进智慧化医院后勤的建设工作。物业管理科与北京美护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派遣人工智能工程师团队历经3个月时间,包括:前期调研、科室沟通、方案制定、数据采集、路线优化、设备安装、系统设备联动调试等工作。智能运送机器人项目落地医院,成为山东省内屈指可数的利用智能机器人完成物流配送的三甲医院。

1、人机协同,重构医疗运送标准化流程

传统纯人力运送模式下,物资配送常面临等待时间长、人工失误率高、流程追溯难等问题。智能运送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通过物联网信息系统智能机器人采用固定时间的站点模式(公交模式)、呼叫下单模式(滴滴模式)以及人、机协作等无缝对接,任务可自动生成并下发至机器人调度中枢。

药品配送:在药品配送环节,中心药房完成配药后,护士只需在系统一键下单,机器人便会自主前往药房。工作人员扫码核对装货后,机器人凭借预设地图与实时环境感知,精准规划配送路线,自主完成乘梯、避让行人等操作,稳稳将药品送至指定病区护士站。整个过程形成闭环管理,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不仅大幅缩短了药品配送时间,更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标本送检:检验标本的运送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机器人24小时待命,接收标本后立即出发,其内置的稳定环境(如恒温箱)和精准的身份核对系统(从各科室护士员至检验科接收人员),确保了标本在运送途中不受污染、不会混淆,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手术器械与高值耗材运送:对于手术器械与高值耗材这类管理要求严苛的物资,机器人化身移动的智能仓储单元。通过严格的权限分级管理与全程溯源系统,每一件器械的出库、运送、交接、入库等流转环节都有清晰记录,做到全程可查、责任可追,为手术顺利开展筑牢了物资保障防线。

多维价值释放,不止于 “智能搬运”

智能运送机器人带来的价值远不止于替代人力。其一,机器人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它解放了护士和运送人员,让他们能专注于更有价值的核心医疗工作,提升了员工满意度。其二,全程无接触、自动化的运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机器人储物仓内自带紫外线消毒,为院感控制增添了一道坚实的“智能防线”,尤其在感染科、ICU等关键区域意义重大。其三,所有运送任务的数据被实时记录和分析,为医院管理层优化人力资源、精准管控物资流转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推动后勤管理从 “粗放式” 向 “精细化、数字化” 转型。​

2、数据驱动决策,实现降本增效长效化

后台系统可以生成大数据分析报告,例如:各科室的运输需求高峰时段、最繁忙的运输路径、常用物资的消耗规律等。这些数据为医院科学调配人力、合理规划物资储备提供了决策依据。尽管智能机器人前期存在设备投入成本,但从长期运营来看,可以有效减少在运送岗位上的人力成本,并能够应对日益加剧的“用工难”问题。它将人力所存在的不稳定、突发性等因素,转变为稳定、高效的机器人作业,使医院的管理成本更低。

根据医院物流配送的推进进度,后期智能运送机器人将承担更多的运送任务。

二、 辅助精锐:扫地机器人,构筑医院的“洁净防线”

医院总务处物业管理科与山东润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银丰智慧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紧密配合引入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医疗环境中,环境卫生是感染控制的基石。传统的清洁方式存在清洁效果不稳定、人力成本高、可能在患者高峰时段作业造成不便等问题。伴随着扫地机器人的引入,为这道“洁净防线”增添了科技的厚度。医院专用智能扫地机器人与家用产品截然不同,其集清扫、吸尘、拖地、消毒四大功能于一体,适配医疗场景的特殊需求,成为医院里默默耕耘的 “环境卫士”:

高效消杀能力: 内置紫外线灯或超干雾消毒模块,在清洁的同时进行环境物表消毒,实现“扫除即消毒”。

智能路径规划: 基于预先构建的高精度地图,机器人能自主规划最合理的清洁路径,实现区域全覆盖,无死角作业。

错峰与静音作业: 可设定在深夜或人流量少的时段进行大规模清洁,其低噪音特性也减少了对患者休息的干扰。

三、 智慧融合: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军协同”

真正的智慧化,并非简单地将机器人“扔”进医院,随着智慧化平台的搭建实现不同功能智慧化系统的深度融合。一个先进的医院后勤智慧管理平台,是这些机器人的“大脑”。

目前,医院物业管理科正联合北京美护康、山东润华物业、银丰智慧物业三家合作企业,积极推进机器人智慧管理平台的融合建设。未来,智能运送机器人与扫地机器人将打破当前相对独立的作业模式,接入统一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的集中调度,两类机器人可实现任务协同,例如扫地机器人完成清洁消毒后,系统可同步调度运送机器人进入该区域开展物资配送,形成 “清洁 - 配送” 的无缝衔接,让医院后勤运转更高效、更具协同性。​

结语

从奔波不停的运送机器人到默默耕耘的扫地机器人,它们共同勾勒出未来智慧医院的后勤新图景。这不仅是“机器换人”的效率提升,更是通过人、机协作,重塑了一条更安全、更高效、更具韧性的医院“生命线”。当后勤保障变得智能、可靠且无形,医护人员便能更心无旁骛地投身于救治。最终,这些智慧化变革的成果,都将转化为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惠及每一位患者。医院的后勤智慧化建设,正以稳健的步伐,推动现代医疗服务质量迈向新高度,也为行业智慧后勤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从 “人力驱动” 到 “智能领航”:机器人重塑医院物业服务新格局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