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大一附院泌尿外科:打造国内肾脏移植新高地
肾移植是挽救尿毒症患者的可靠医疗手段,也是一种成熟稳定的器官移植技术。自1991年开展第一例肾移植手术以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泌尿外科肾移植团队已经累计完成肾移植手术3800多例,立足打造国内一流器官移植团队行列的同时,在手术数量省内持续领跑,不断探索肾移植新技术,攀登肾移植专业的顶峰,为身处绝境的尿毒症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为生命续航
手术数量持续领跑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达到了惊人的10.8%,而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最末期的表现,据估计有超过300万的患者最终发展成尿毒症。
山一大一附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王建宁介绍,当前尿毒症主要是通过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三种方式。其中,肾脏移植是尿毒症的首选治疗方案,相比其他两种治疗方式,肾脏移植在患者长期存活、生活质量和治疗成本等方面均有优势。
自1991年成功开展第一例肾移植手术以来,山一大一附院肾脏移植团队已经完成3800余例肾移植手术。其中,2023年,完成276例肾移植手术,数量居于省内首位;2024年第一季度,以122例肾移植的手术数量迈入全国前五位。
接受肾移植的患者中,有77岁的老人,也有几个月的婴儿。团队成功跨越了老人基础病多、术后管理困难的雷区,克服了婴幼儿供肾血管纤细、儿童受者自身发育障碍等困难,在不断攻克着技术的难度,给予这些患者重生的希望。
肾移植团队在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个体化抗排异治疗方案、术后长期随访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引领着山东省肾脏移植技术的提高与创新。
“经过这些年的积淀,我们把双侧巨大多囊肾切除+同期肾移植、合并复杂基础疾病的肾移植、ABO血型不相容和高抗体肾移植、儿童肾移植等都做成了常规手术。另外,我们医院又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肝、肾、心、肺、胰腺和小肠6种器官移植执业资质的单位之一,心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以及难度比较大的胰肾联合移植等多器官移植都能常规开展。”王建宁说。
临床新技术的开展与应用,帮助了在绝望中挣扎的尿毒症患者重燃了新生的希望。引领山东、辐射全国,目前肾移植团队接诊的肾移植患者来源覆盖了全国27个省市区,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慕名而来寻找新生的希望。
将大爱传递
带动区域同质发展
将承载着器官捐献者大爱的“生命礼物”更好地传递出去,让生命之花绚烂绽放,是山一大一附院泌尿外科肾移植团队不变的初心。他们的目光,并不局限于院内的手术台。
在将器官移植技术提质升级的同时,他们在精准配型策略、术后严格随访方面持续发力,结合贯穿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个体化、精细化围手术期管理,为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带功能、高质量存活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作为国家肾脏移植技术质控单位、山东省器官移植研究所、山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委单位和山东省人体捐献器官获取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单位,肾移植团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多措并举促进区域肾移植水平同质化发展。
王建宁坦言,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长久以来,器官来源的短缺一直是限制器官移植学科发展的瓶颈,大量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因为未能匹配到合适的器官而陷入漫长等待。可喜的是,近年来,通过多方宣传和努力,山东器官捐献登记数量和实现人体器官捐献人次都位居国内前列。
“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队伍中来,加上山东省相关政策落实落地非常及时,以及同行间的密切交流与学习,让更多生命因捐献器官这一大爱而延续。”王建宁介绍,2023年山东省实现器官捐献和肾移植的数量都排到了全国第二位,2024年第一季度更是跃居全国第一位。
从破圈、突破到领跑,山一大一附院肾移植团队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器官移植中心的合作,不断优化提升移植技术,再攀器官移植高峰,帮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重启生命通道。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